怀揣科学梦不光是一代人的事,更是激励新时代下有为青年一代的指示灯。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我们需要付诸行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添砖加瓦,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实现梦想,唯有实干。为优秀的中学生架起科学梦的桥梁,内蒙古大学在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同时,也担负自己肩上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12月29 日,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21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2021年计划培养中学生980名左右。至此,2021年“英才计划”正式启动。“英才计划”,即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3年在全国15个省市率先启动实施,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我国科学泰斗的钱学森早在近一个世纪前就发问“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这一问引起了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培养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需要从源头抓起。内蒙古大学作为2021年“英才计划”的试点高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直接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和计算机五大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接,由我校的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直接承担起对中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
从附属中学到内蒙古大学,一条街之隔,跨越的是科学梦想
我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接的“英才计划”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培养周期为一年,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出了三期优秀学员。2021年“英才计划”如期到来,内蒙古大学非常重视“中学生英才计划”项目,为了顺利启动和实施该项目,前期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学校层面,我校主管部门要与内蒙古科协和师大附中领导协商组织启动2021年“英才计划”并制定活动计划纲要等;在个体层面,我校共有五个学院承担了此次“英才计划”的科研培养工作,我校担任该计划的五大学科的导师联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负责老师进入中学进行面试,最终确定一下“英才计划”各个学科的学员。2020年12月,师大附中征集了学习成绩好的高中生报名,并把学生的报名信息汇总,发给各内蒙古大学的各位导师。在12月底,导师们来到师大附中面试报名的中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所报学科的科学探索活动经历和对该学科研前沿的了解,从各科通过初次遴选的15名学生中择优录取5名学生最终进入2021年“英才计划”。具体承担此次任务的学员和导师有:生命科学学院邢万金教授和祁智教授、计算机学院高光来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班士良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李宏教授和化学化工学院朱保华教授。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学院的进度又有所不同。生命科学学院邢万金教授和祁智教授带领5名高中生来内大生物楼参观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与五位学生进行了座谈,拟定了培养计划;计算机学院信息学科的高光来教授利用寒假开展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培训。目前,各位学员已基本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班士良教授既作为“英才计划”在我校的负责人之一,要与内蒙古科协和中学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又是物理学科组的导师,更要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了培养计划;数学科学学院李宏教授围绕数学建模、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学生进行培养;化学化工学院朱保华教授作为化学科的导师依据每位学生的兴趣方向与实际能力也为他们制定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每一步计划的制定,每一项工作的推进,每一个点滴的设计,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和用心筹划,为每一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梦想的塑造助力加油。
从获得“国家专利”到“清华学子”哺树育花 桃李春风
2017年——2019年,两年时间三期“英才计划”学员共有70人顺利“毕业”,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内蒙古大学各学科导师悉心且专业地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与导师商定具体研究内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员们制定了不一样的课题研究,并与学生建立直接指导的模式,在导师与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学员们在高考和科研中都取得了卓越成绩。学员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项),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小小创客大赛、“认证杯”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全国英才论坛”、“高校科学营”、“樱花计划”以及各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科研工作者一起分享、交流、学习的机会。学员们不仅仅收获了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实践技能,更感受到了顶尖高校杰出教授的魅力和风采,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这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了成就感与自我价值,也让孩子们的父母对此赞不绝口“现在孩子的兴趣爱好无法与我们交流,而‘英才计划’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与机会,特别是孩子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学员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一届“英才计划”学员冀泽华、田卓昊、张岳伟被清华大学录取,其他18名学员的高考成绩也均在600分以上。“科学没有年龄的限制,你的热情就是你的敲门砖。在钦佩同龄人的工作之余,你也能走上操作台,做出和他们不相上下的成绩。我不敢说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的体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英才计划,适合每一个怀揣科学梦想的人”学员张岳伟说到。目前,第四期学员的培养正在进行中,由于疫情原因,学员暂时无法进入大学实验室,导致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导师与学员利用线上视频会议、电话连线等形式,制定和安排了一些基本培训,甚至是提前安排学习内容和课题研究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从“重点实验”到“科学思维”比肩顶尖助力筑梦
“英才计划”在师大附中与内蒙古大学的科学实验室、基地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也将科学的种子撒进了他们的心里,一点一点生根发芽。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感慨道“我们虽然整体的科研水平落后于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校,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做了很长时间,是可以与这些顶尖高校比肩的,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件事、参与这件事,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因此受益。” 生命科学学院邢万金教授说:“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省部共建一流大学,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学,有较强的的科研平台。师大附中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中学,有优秀的中学生生源,因此,内蒙古大学与师大附中合作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将成为发现和培养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我校与师大附中联合开展“英才计划”的初衷是让附中的一部分优秀中学生提前接受一定的科研训练,了解科学研究范式,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建立科研思维,把他们引到科学研究路上。”。目前,“英才计划”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抓落实。一是督促已录取的中学生按照制定的培养计划按时来内蒙古大学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二是利用互联网,在线上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三是与师大附中的相关学科课程教师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英才计划”是一件有着深远意义的事情,对于第一次走进大学实验室的中学生来说,一件件精密地仪器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与科学的距离那么近,一扇通往神秘、奥妙的科学世界的大门正在向他们徐徐敞开。生物组学员阿丽雯娜说到:“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和邢教授给了我这个机会成为英才计划的学员之一,它不仅使我增加了学科知识,还让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英才计划对于中学生意义非凡,它让中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接触最前沿的科技,为祖国的科技自主培养杰出人才”李锦承同学说,“英才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将大学的优质资源引入到中学,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内蒙古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弘扬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科学理想,于教育、于社会、于国家终是有益的。
通过“英才计划”,不仅培养中学生的科研知识,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科学思维、加深自己的科研兴趣,进而培养一种民族的、世界的科学情怀。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内蒙古大学致力于草原优秀人才储备的工作,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的带动与引领作用,为每一个怀揣科学梦的孩子安上一双翅膀,让他们像天空中翱翔的雏鹰展翅高飞、直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