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位师者,他待人真诚友善,言语幽默风趣,他能坐在办公室里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更能在教学工作上三十余年如一日地坚守和奋斗。他教之以术,树之以德,不仅培养了具有良好学术品德和修养的优秀人才,更向社会输出了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栋梁之才。他因其独特魅力广受学生们的敬仰,他就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险明教授。
2021年3月2日,教育部召开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叶险明教授著《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建构》在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此次表彰奖励他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他在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方面作出的发多少重大理论与学术成果。叶险明教授从事高校教育近40年,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始终耕耘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他一直坚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可谓是真学者、好老师。
原创建构 历苦弥真
《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建构》这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研究过程持续了近20年的时间(1996-2014)。“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是一个基于哲学历史观层面的跨学科重大课题,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对当代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自己特色并适应时代发展的话语系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部著作获奖是他个人第三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他对这份荣誉表现的非常谦虚,认为没有辜负学校的希望。其实本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教育部奖项无论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校的地位,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申报全国马克思主义示范学院以及教育部学科评估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创性对于学术界是亘古不变的标准和准绳。支撑着这一著作完成的一系列成果必须要有很大程度的上原创性,而这些成果的原创程度,又取决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叶险明教授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一般是“单兵作战”,这更需要个人的艰难探索,故始终要耐得住寂寞,始终要享受孤寂,始终情愿坐冷板凳。从一定意义上说,成果的原创程度取决于研究者心无旁骛的程度。”在目前中国学界是缺少相对独立性、各类非学术诱惑多的社会环境中,要“心无旁骛”就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叶险明教授说,“就我本人来看,严格地说,做得也不算好,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为努力,更少有功利性罢了。”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他才能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复杂性原理、“世界历史理论基本问题”原理、“世界历史时间”原理、“世界历史‘双重结构’”原理、作为世界历史理论构成部分的民族观论说、作为世界历史理论构成部分的时代观论说、全球化的主体性批判和基本矛盾论说等重要的学术思想。
痴迷科研 四次转变
他锐意钻研学术的兴趣和精神从年少时期一直保持到今天,他说:“我没有脱离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第一线,并始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兴趣盎然。”对于热爱科研的叶险明教授来说,科研本身就是给他最大的惊喜和最好的礼物。从中国人民大学到清华大学,时间在走、环境在变,但是痴迷于科研的初心未变,科研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至今为止,他在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三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篇。所发学术期刊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转载、转摘80余篇次,个人代表性专著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与现时代》《“知识经济”批判》《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等6部。个人获得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包括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省级及其以上项目多项,其中,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为优秀,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为“免检”。
叶险明教授研究范围甚广,成果颇丰。他说:“这些科研成果中贯穿着一条主线:世界历史理论,而使这一主线创造性延续的是四次转变的完成。”第一次转变的完成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他在关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第一次涉及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并于1989年第9期《哲学研究》上发表了题为《世界历史时代与“跨越”问题》的论文,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第二次转变的完成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出版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学术界有的相关著名专家认为,“此书突出贡献在于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构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部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系统化”的学术专著,为当时学界逐渐兴起的全球化、全球问题等研究热潮,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支撑和逻辑思路。
第三次转变的完成发生在本世纪10年代初,他转向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原理或论说。由于该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性,学界相关专家认为,“其中所包含的多方面原始创新的观点,必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四次转变的完成发生在本世纪20年代结束之际。他于2020年底最终向学界献出了系统研究成果,即《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构建了当代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逻辑的三个理论环节和三个实践环节。他表示“目前我正处于第五次转变的过程中。”
立德树人 因材施教
叶险明教授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作风正派,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不为名利而折腰;他洁身自好,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守住自己的本性,不随波逐流。面对目前学术界“功利心”的严峻挑战,他总是为学生敲响警钟,谨防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等学术不正之风,不要盲目地追求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提倡脚踏实地、学术严谨的科研态度。他说:“功利心是科研兴趣和科研理想的大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需要厚积薄发,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发表成果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结合个人的经历和著述活动,不断向学生们说明为什么科研是乐在其中的事情,他睿智的语言和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启迪着与他交流的每一个学生,他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叶险明教授非常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学方法,他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硕士生侧重“科研启蒙”,强调要将他们带到学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门口,毕业时能大体知道何谓马克思主义研究,基本能辨别学界发表相关文章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具有初步书写相关论文的能力。他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生来说,没有这种科研启蒙,就谈不上做科研、做学问。”对博士生侧重“科研创新”,让学生们在课堂讨论中开阔学术视野、锻炼独立思考力、体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让学生参与他的国家课题过程中,为促进学生们独立科研能力的提高。叶险明教授还特别注重对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写作的严格要求,他说:“博士生的开题报告特别是论文写作过程,能够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学术敏锐性,开阔研究思路。在写作论文中,没有一个脱胎换骨、非常痛苦的感觉过程,肯定是白上博士的。”他对每一个课题方向上的把握都极为准确,他渊博的知识和开创性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受益匪浅,他独到的育人教学方法体现出了他的真才实学、人文气质,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震撼着与他接触的每一个学生。“叶老师生活中风趣幽默,随和可爱,对待学术严格细心,我们收到的论文指导意见总是密密麻麻,小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大到行文逻辑思路,老师都会关照。” 2018级博士生杨子帧笑着说到。说到科研的态度,杨子帧接着说道:“他总对我们说一句话叫有苦吃苦,无苦找苦,要求我们重视积累,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在科研的起步阶段要扎扎实实的走稳,学会独立思考。”2020级博士生周耀东则对自己的老师评价颇高:“叶老师对待学术非常严谨认真,很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们总会对事物进行前提性的追问、哲学性的反思。老师时常劝诫我们要戒骄戒躁,静下心来做学问。”
叶险明教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他有过交集的学生们,他所传授给大家的不只是课堂上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只是科研工作中的经验或技巧,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与启发。这位身居一线三十余载的老师未曾多言,谦逊低调,但却始终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为学生们做出优秀的榜样,如春风细雨化入学生的心间。“潜心科研的探索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领路人”,30多年来,他从不忘却学术科研最初带给他的那份感动,他将谦逊和审慎的态度注入到科研、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日夜兼程,书写下厚重动人的学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