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风建设 > 师德师风 > 正文

潜心育人三十载 甘为人梯不争春——专访我校全国模范教师班士良教授2020-09-02    文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9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我校班士良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本次内蒙古自治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共有18名,我校班士良教授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高校教师,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潜心育人三十载   甘为人梯不争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当金秋九月温热的阳光洒在校园时,万物显出收获的氛围,即使是稍显炎热的午休时间,班士良老师依然在办公室忙碌着。

今年8月下旬,班士良教授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模范教师表彰候选人,是十八位候选人中唯一一位高校教师。这次国家级荣誉的获得是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班士良教授1996到2018年间,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自治区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荣誉。2014年,班士良老师参与的《创新知识体系的热物理理论和通识课程改革实践与开放共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编写的《统计热力学》教材被列为教育部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级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该教材先后被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选用……

班士良老师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我依然是普通教师的一员”。他三十年如一日进行着自己的教学工作。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显现出一个高校教师从业三十余载的从容与智慧。

从容育人三十载   德高为师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学成果不容易量化,科研成果成为标志教师水平和职称高低的金标准。但是班士良老师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还应该是教学”。对于这次入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他认为这是国家、自治区对于高校教学的一次肯定和鼓励。在高校,教学依然是重中之重,育人依旧是老师不变的职责。

说到教学,班士良老师侃侃而谈,他在讲台上的耕耘事业已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融入血液之中,这么多年来,班老师一直坚持用板书教学。“ppt有它的好处,一些图表、表格,肯定是ppt更直观,但是板书也有它不能替代的地方”。他坚持用板书来引导学生,“运算步骤一步步地整理在黑板上,推错了,就重头再来一遍”,在这样直观、细致的指导下,学生们也可以更好的整理思路。班士良老师还强调了笔记的重要性,他说,在电子设备入侵生活的年代,知识获得的标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他还是坚信“只有能够说出来、写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班士良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思考过程能力。“有一个研究生,刚刚入学的时候,表达能力基本为零,很难融入研究生每周的讨论课,但是按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言、作报告,我鼓励这个同学坚持并大胆表达,几年下来,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此班士良老师感到十分欣慰。他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鼓励和表扬每一个学生小小的进步。“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这是班士良老师培养学生的真实写照。

班士良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材、因材施教,他更加倾心倾力设置课程。班士良老师最有名的课程《统计热力学》已经讲了三十多年,据他自己回忆,从留校任教开始,只要在国内,就一定会讲这门课。从1995年开始,班士良老师就与梁希侠教授合作着力于对传统本科基础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革,并逐渐形成以统计物理为主线、系综理论为纲的特色教材《统计热力学》。而《统计热力学》课程于2004年申报并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成为当时全国同类课程中唯一入选的课程。在课程建设项目支持下,班士良老师及团队致力于教材建设,改编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及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项目组获准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支持,并逐渐改革创新知识体系和建设共享资源,建设成果于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统计热力学》改编第三版被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打磨使得这门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成为足以代表内蒙古大学教学实力的经典课程。

教学科研并驾齐驱    造诣深厚

把教学视为生命的班士良老师同样重视科研,“我特别理解现在的青年教师,他们的科研压力也很重,但是想要讲好课又离不开科研”。他认为科研是大学教师教学的保障。“如果没有前沿知识的获取,课堂内容也容易陈旧。”大学教师不同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他们需要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的前瞻性和前沿的研究。“过去我们觉得教学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但实际上在大学,传授知识是第二位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为什么班士良老师在自己的课程结构上设置了很多讨论内容的原因。在通识选修课《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课后准备,课上用ppt作学术报告,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老师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引导和拓展,而这个时候,科研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信息来源渠道也多,但是相应的,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理解能力不如从前,对于研究的系统性了解也差一些”,而老师责任就是要通过科研方面所获得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纠正和引导。

班士良老师的科研成果瞩目。1981年班老师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硕士阶段师从顾世洧先生,1985年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从教。从1987年聘为讲师到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内蒙古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短短几年的时间,因为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班士良老师实现了人生几次重大的飞跃。接下来的日子,班士良老师的人生一路开挂,芝麻开花节节高,1996年开始师从梁希侠教授在职攻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半导体异质结中的电子态方面的理论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起,任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院长。之后又历任内蒙古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全国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物理教学委员会高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等,并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的高校做访问学者。由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业绩,班士良教授于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津贴。这些丰富的科研经历都成为他在课堂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想要搞好教学离不开科研”,只有把科研夯实了,教学才能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班士良老师不仅在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之中开设课程,还为我校文科生开设了通识选修课。不仅专业课程受欢迎,这门普及性质的选修课也受广大文科生的欢迎,班士良老师说:“文科生也应该学学物理”。因为十分了解学生的现状,班士良老师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们的理科生,文学修养较差,而文科生,理性的思维欠缺,很多人连基本的物理原理都不懂。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社会上也有这样的倾向。”他还举了一些社会实例及这种文理不能相通的危害,对于这种倾向,班士良老师觉得很痛心。“由于不懂基本的物理原理而造成资源浪费,这种情况大有所在。”“所以我和现在的学生说,基本原理不要违背,不要犯低级错误。我在讲这个通识选修课是要讲一些基本公式的,文科生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我还是要讲。虽然有一些难,但肯定是有效果的。”班士良老师的理想是培养一种可以适应多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众化的教育,很难专业对口,所以我们文科、理科思维都应该具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个通才,适应性强一点,干什么都要干出点名堂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在啊!”

班老师不仅重视科研,也重视将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更重视将这种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去。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科学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半导体三元混晶层状材料电声子相互作用及相关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2009年获准自治区高校半导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准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并由教育厅立项建设,班士良老师作为实验室主任与科研团队合作努力,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与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班老师主持承担了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新型高效铜基中间带太阳电池和N型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N-PERT)的研制与产业化》。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得到了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认可。这种求真务实、注重实践的作风也必然影响到了学生,让更多的学生都来关注这门学科,关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春蚕蜡炬至死不渝     甘为人梯

三十多年路漫漫,但班士良老师在这条道路上坚实了一份热爱,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才,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要科研任务。“没有什么事业是轻轻松松就能做成的,你要成为专业的,不管是教学还是做科研,它都需要你的付出。那什么时候会感受到愉悦?就是你真正的投入进去,忘记这份痛苦了。懂得吃苦,不怕耗费时间才能有所收获。做工作也是这样,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绞尽脑汁不得其所以然,当然很痛苦,但不经历这个痛苦阶段,就会缺少了什么。”三十多年的峥嵘岁月,班士良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教学、科研事业,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是一份褒奖也是一份肯定,班老师可以不在乎外在的名利,但却无法割舍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可爱的学生。班老师说,老师就像是一根火柴,用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火柴可能很渺小,但它点燃的火光却是难以估量的。哪怕最后火柴燃尽了自己,却留下了一片又一片光明。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很快,午后的太阳也已西斜,走出班士良老师的办公室,班老师爽朗的笑声还仿佛回荡在耳边,他的谆谆教导、他的殷切希望、他的付出和投入,这一切都让我充满了力量。九月份的开端,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们站在最灿烂的阳光中,没有理由不燃烧自己的青春,勇往直前!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