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主题活动 > 正文

品味跨越时代传承的医者仁心——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重塑细石器荣光”国情观察实践团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调研考察2021-09-15    文字: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暑假期间,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重塑细石器荣光”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分队分地点进行了调研考察,以不同的角度来感悟新中国两代医疗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崇高精神,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1年7月29日,内蒙古大学暑期 “重塑细石器荣光” “三下乡”实践团第一小分队成员来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灵头村开展了国情观察实践活动,对勤勤恳恳服务乡村,为医疗健康事业辛勤付出五十载的李叶山医生进行了访谈,并参观了浦阳镇的乡村振兴成果。

风光秀丽的浦阳镇桃湖村

李医生为参与访谈的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从医生涯,将自己如何成为一名“赤脚医生”为村民服务,不断精进业务能力以期更好服务村民,如何在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坚持为乡村医疗事业做出贡献,并讲述了他在行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数个案例。“一把草药,一根银针”“贫富不论,童叟无欺”,在这样朴素的环境与赤诚的情怀下,李叶山医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令参与访谈的同学们动容。

李叶山医生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

2021年8月23日,内蒙古大学暑期“三下乡”“重塑细石器荣光”实践团成员通过网络继续开展国情观察实践活动,对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年的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内窥镜室主管护士余聪芝进行采访。

余女士为团队成员生动介绍了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经历。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她先后参与了发热门诊第一、第三梯队护理工作。此外,她还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她在抗击非典期间的经历。

图为受访者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余女士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还是积极报名请战。她曾遇到一名SARS病毒确诊孕妇患者急产的情况,她争取时间,独自一人冷静处置,及时上报非典疫情指挥中心,在后续处置中配合医生的工作,成功为患者接生。在等待医生到达的过程中,全程陪伴、安慰患者,与患者耐心沟通。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她接到去发热门诊第一梯队的通知,进入发热门诊工作。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应当怎么做。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她带领和她搭班的年轻护士一起抗击新冠疫情。她给予年轻护士鼓励和信心。她不仅安抚年轻护士只要注重防护便可以保障安全,还为了保护年轻同事,上班时她尽量待在病房里,让年轻同事在外面。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近五十年来的中国医疗事业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也增加了服务意识,树立了理想信念,尽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