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概况
创建动态
思想教育
理论学习
理论园地
党建工作
廉政建设
廉政教育中心
易班
防范非法集资
校园文化
主题活动
团学动态
书香内大
校园文化
民族博物馆
校风建设
师德师风
内大先锋
基层大讲堂
校风校训
内大校友会
内大精神
内大VI
校史春秋
历史上的今天
老照片
全景校史馆
口述校史
规章制度
制度汇编
光影内大
校园宣传片
60年校庆视频
文明校园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园地
> 正文
寻寰中: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2008-10-02 文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寻寰中
节约型机关就是在机关的组织、建设、运转、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机关的人力、财力、物力各个方面,切实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保障效益。从本质上讲,建设节约型机关,是提高投入与产出效率,解决好成本和效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只要它存在和发展,就脱离不了这种经济属性。
建设节约型机关是机关科学化管理的本质要求。无论从财政支出分析,还是从实际现象观察,当前党政机关在整体上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楼、车、钱、能5个方面。人员上,“吃饭财政”的人数逐年增加,比例偏高,不少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基建上,超标准建设楼堂馆所屡禁不止。某地方煤矿管理局,编制内只有10人,却建造了建筑面积2557平方米的办公楼,人均255.7平方米,平均一人半层楼。用车上,公车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用钱上,公款消费开支增大。能耗上,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费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接近全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用电水平。
造成机关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体制、制度、观念三个方面。
管理体制不完善。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纵向上,政府级次较多,增加了人员、机构和成本;横向上,存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等问题,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相互推诿,协调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权力和社会职能混淆,导致管理费支出不断增加。二是预算和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部门预算改革不完善,强调财权的高度集中,忽略事业主管部门管好钱的积极性;强调国有资产财务管理的审批,忽略国有资产实物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强调公共财政预算的归口管理,忽略政府机构功能预算的基础管理。三是监督约束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监督的惩戒力度不够,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党政机关行政成本的监督比较软化,容易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死角。
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目前,党政机关的绩效管理目标和考核制度还不够严格,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导致机关工作人员缺乏用好公共资源的积极性。二是公务消费的量化标准不完善。对职务消费的范围与标准界定不严,吃大锅饭式的统一支付消费方式,往往造成职务消费的膨胀。能源资源消耗没有统一的消耗定额和标准,总体上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三是日常成本管理不严格,使得办公、办会等日常事务铺张浪费问题突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节约行政成本的观念不强。一是成本效益观念缺失。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讲成本是企业的事,党政机关只要把社会事务办好,投入再大也是值得的,导致机关运行管理中只看结果,不讲成本。二是责任意识不强。由于行政经费预算的编制和使用责任主体不到位,不少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节约意识。三是传统影响深重。很多单位求有独立的院落、办公楼和后勤服务系统,搞大而全、小而全,不注重资源的共享与共用。
建设节约型机关既是一种体察物力艰辛、应对物资匮乏的生活理念,也是一种渴望提高效益、追求兴业强国的生产理念,更是一种秉承历史传统、体现未来战略的发展理念。总结多年来的实践,建设节约型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公共决策中贯彻节约效率理念,在公共行政中贯彻成本效益理念,在机关运行中贯彻俭朴适用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
要加快改革,建立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首先,要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积极推行大部制,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职能交叉,提高机构运行效率。其次,要积极推进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务和事务工作的合理分离,建立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行业管理体制。第三,要加快整合行政资源,推进机关行政事业性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共享行政资源,提高机关资源使用效率。
要加强管理,以先进的管理技术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制度化管理。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关资产的产权关系。二是研究制定支出标准和能耗标准,推进标准化管理。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和实际需要,完善政府机关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体系和公务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使预算定额符合支出的实际水平,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三是加强成本效益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建立机关能源管理的“铁算盘”,实现合理用能、精益用能、科学用能。四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管理。要抓住国家“十二金”工程建设契机,统筹机关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共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要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机关资源、能源和资金节约。在节约资源方面,首先要集约用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办公建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节约用水,推广应用节水设备,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第三要节约办公耗材,严格办公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推行无纸化办公,搞好回收利用。在节约能源方面,要制定节能规划,抓好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不断完善政府节能采购制度。在节约资金方面,要从机关资金使用管理的源头出发,完善党政机关预算体制,强化政府机构功能预算的基础管理,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抓住资金使用的主要方面,有效控制支出,解决好标准不全、管理不严、开支随意等实际问题。
要强化监督,建立权责一致、客观公正的监督考核体系。一是加强绩效评估。逐步推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和明确刚性量化指标,从资金、土地、服务、办公效率以及水、电、气等资源能源消耗方面加强审计监督。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坚持正确绩效导向和科学设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对于完成节约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适当奖励,对于严重超标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三是推行行政成本问责制。按照依法有序、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具体人员执行”的双向问责制,对于因失职等原因造成成本失控问题,要切实追究行政首长和具体负责人的责任。
要以人为本,加快机关事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水平高低,管理效果怎样,成本的高低,花钱的多少,关键在人,在各级管理者。机关事务管理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对机关事务工作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机关事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和交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成节约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
(
作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