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园地 > 正文

娄菊霞:论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2008-05-07    文字:生命科学学院 07级研究生 娄菊霞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发展       动力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曾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改革开放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福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我国开放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注意和毛泽东思想。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信党的正确领导。

    二.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文明之路、幸福之路。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年动乱之后,我们党和国家走到一个决定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头: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路,继续“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沿着“左”的道路走下去;要么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重新回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老路上去;要么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一条新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1978年,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创举。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万亿多元,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67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575亿美元,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新起点上夺取新胜利的必然要求。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增强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茹粉, 韩新路. 试论邓小平的改革观[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06,(06)
[2]
《改革与战略》协办单位[J]. 改革与战略 , 2006,(04)

[3] 于幼军. 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思路做好水文章[J]. 山西水利 , 2006,(06)
[4] 鄢烈山.
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J]. 当代贵州 , 2006,(14)
[5] 孙东升.
应重视和加强对改革开放历史的研究[J]. 北京党史 , 2006,(03)
[6]
坚持改革方向 倒退没有出路[J]. 政工研究动态 , 2006,(08)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