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园地 > 正文

花梅: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08-05-09    文字:生命科学学院草业科学2007级研究生 花梅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 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过改革开放29年来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强调,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人民就一直在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结果都失败了,证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也是实践主题。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过改革开放29年来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新时期29年来客观的历史结论,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最根本的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社会主义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能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再造辉煌,社会主义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再造辉煌,而这一切,又将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当代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共创伟业的共同理想和政治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29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深刻揭示了其科学内涵。一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二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科学整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三是首次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构成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体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一贯性,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三.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四.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讲话

[2] 庞本康.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5(105)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