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园地 > 正文

梁文美:做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学院综合改革顺利进行2008-05-12    文字: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梁文美

    伴随着开革开放的步伐,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在这不平凡的三十年中,经济管理学院从原来的经济系到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经历了从单一专业到经济学与管理学多专业的全面发展;从过去的只有本科专业发展到目前拥有六个硕士专业授权点;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与办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院抓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对学院在综合改革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对学院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教职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高校教师党员面临经济杠杆、学术追求和奉献精神等多重标杆的考量,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面临一体化整合的新要求。因此,以构建公共平台、注重先进性导向、关心党员群众利益、营造和谐环境等方式作为党建工作的抓手,有利于焕发基层党组织新的生机和活力。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教师队伍,是多样性个体的集合,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受经济社会转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教师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工作积极性提高,自主选择性增大,对组织的依赖性减少,等等。同时,党的组织目标和党员教职工的利益追求之间也出现落差。

    根据这样情况,学院党总支与教工党支部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和特点,主动协调党与政、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正面引导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凝聚集体智慧、整合创新力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创新管理方式,为广大党员提供服务。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证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新形势下高校坚持什么方向、培养什么人才、产出什么成果,对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客观地分析教师党员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经济、科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人员的流动性加快,使教师党员队伍的内部关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热爱教育事业,价值取向多元。教师党员队伍是一个高层次多样性的集体,他们大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关心国家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有远大的抱负和事业上的追求,是教学科研管理岗位的骨干;他们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历层次,有的在海外留过学,特别是经济管理学院,广大教师与其他高校、地方、企业、党政机关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由此而养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差异和受国内外文化思潮的影响,党员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

    (2)岗位压力增大,自主意识增强。目前,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把若干任务目标细化到学院,使教师的工作性质更加独立自主。职业身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岗位技能、创新意识和为人师表的素养,并完成对应的工作业绩。而党员教师的政治身份则要求教师具有党性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要更多地在公益和群体工作中付出。党员教师在经济杠杆、学术追求和奉献精神等多重标杆面前,压力增大了,自我保护意识和选择意识增强了。

    (3)积极因素激活,个人学院双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教师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教师作为参与主体的积极因素被充分激活,为争取实现目标,积极更新知识,拓宽交流渠道,努力以自己优质的成果和服务去赢得同行、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学院发展。

    (4)教师党员的观念更加开放和理性。开放的社会和变革的机制,使党员教师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理性,部分党员教师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不只是简单接受,对组织的依赖和对权威的服从意识明显减弱,党员个人在本职岗位上的活力和基层组织的向心力之间出现了落差。

    2.双向互动,焕发基层组织的活力

    我们知道,党总支与党支部是按照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是为了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政治任务而存在的。其活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党中央和学校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二是广大教职工党员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管理等岗位上的作用力和创造力;三是对党员和群众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针对学院目前的情况和特点,学院总总支在改进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上下工夫,在提高党员的组织意识、团队意识和增强组织的导向能力、整合能力上下工夫。从双向互动的角度,以搭建公共平台、注重先进性导向、关心党员群众利益、营造和谐环境等方式作为党建工作的抓手,促进学院的和谐发展。

    (1)搭建公共平台。把学科、专业以及院、系、研究中心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总支与支部努力实现的共同目标。党总支与党支部全力支持和配合院系行政凝练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争取科研项目、组织精品课程等,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魅力组合相对分散的教学科研力量。

    (2)注重先进性导向。学院以先进性导向入手,在组织学院文化建设、学习先进、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下辛苦。使广大教职工党员及群众形成特色的学院文化,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把个人融入集体,激发组织内聚力和群体的工作热情。培育身边的先进党员和典型事例并加以推广,如顾全大局、突出贡献、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人和事,从而汇聚成风气,起到榜样的带动作用。教工支部书记由系主任兼任,以重在表现而非表态得到群众的信任。

    (3)关心党员群众利益。关心党员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也是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体现。党总支和党支部疏通各种渠道,尽可能满足广大党员教师的合理要求。经济利益方面,要遵照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原则,在岗位业绩考核激励政策中分类核定,以保护具有各种学科特点、各种不同性质工作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关注有急事、难事的党员群众的特殊情况,使他们经常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4)营造和谐向上的环境。学院党组织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存在于党与政、党组织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学院党总支与党支部的工作以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营造学院和谐向上的环境,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1.落实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把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最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全体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逐步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使学生党员比例进一步提高,把学生的政治热情保护好、发展好,实现以政治素质的培养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将培养教育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

    把党员发展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都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各个阶段的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并把考察结果作为是否能够入党、是否是合格党员的重要评价条件。

    (3)充分发挥党建对思想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承担着发展党员的任务,还承担着带领全体同学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表率作用、党员的人格力量来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让学生党员既成为组织工作中的一分子,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示范性的号召力。

    2.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更多地把优秀大学生被吸收到我们的党员队伍中来,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以及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明确树立学生党员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影响力发挥的德育环境,健全学生品格,积极强化措施保障,从而进一步实现和发挥好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党员作为生活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言行常常会被同学们所关注和效仿,学生党员身份中的自然性因素会对周围学生是非标准的认定和行为的取舍发生深刻地影响。学院党总支与学生党支部教育广大学生党员“言必行,行必果”,表里如一、品德高尚,并能在同学中间树立起良好形象。与之接触的学生会发自内心地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将其作为衡定自身行为的标杆,从而达到“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教育效果。

    (2)发挥学生党员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党员具有思想先进、学业上进、正直诚实、生活简朴、服务意识强和身心健康等人格魅力,周围学生视他为自己政治上的旗帜,学业上的良友,品行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并能够引导周围学生思想上要求先进,学业上刻苦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发挥学生党员的凝聚作用。大学生党员良好的政治修养、较强的工作能力、扎实的知识水平、崇尚文明、宽人律己,赢得了周围同学的信赖和敬佩,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威信,故而能够将同学吸引在自己周围,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助辅导员和支部书记完成各项工作。

    (4)提供平台,完善党员影响力发挥的自然空间

    就大学生心理而言,都比较喜欢与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交往,大学生党员只有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学生中获得威信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学院党总支与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大型活动和重大政治活动,加强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的锻炼和发挥,积极通过担任辅导员助理、社团负责人等职务,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增强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5)树立示范,营造党员影响力发挥的人文空间

    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注重了解和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多向性优势,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员在党建中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一,从而积极为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6)强化学生党员影响力的措施保障

    首先,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构筑全方位、宽渠道、多层次、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根据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实际,以学生党课为载体,努力完善健全学生党员理论培训制度,请老教师、老党员来为学生讲党课。加强对学生党员表现的考核考察,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制度,采取学生党员在班级述职述学、群众民主测评,其考核结果可以作为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以及评先评优的主要评判依据。

    其次,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和青年性,学院党总支与学生党支部注意教育的方向性、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党员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教育内容上明确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党员意识。同时,结合“和谐校园”的创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体现先进性。

    第三,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选好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重视对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健全组织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带动学生班级奋发向上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四,强化锻炼实践能力。为学生党员能力提高和发挥力量提供广阔舞台,通过创造条件来强化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锻炼。加强学生党员能力建设,为学生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夯实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实现“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还能使学生党员干部在真正的实际组织工作中得到锻炼。

    3.做好毕业生党建工作,使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双赢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党员素质较高,为用人单位所欢迎,学生党员往往是经过多方的考察.在品德、专业知识、各种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表率作用,在师生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可以说是优秀学生的代表。用人单位非常了解学生入党程序,有的是自己单位中以往招聘的学生党员,工作勤恳,素质比一般员工要高,表现优秀,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出于对这些学生党员的信任,从而使他们有招聘学生党员的意愿。有学生党员入聘,为单位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提升了单位品牌。为此,学院在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上做了如下工作:

    (1)在党建理论课堂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

    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从大四才开始教育和重视的,而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党建的理论课堂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鼓励和提倡广大学生党员支援西部计划、到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告诉广大同学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也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就业模式。

    (2)严把发展关,做好继续教育

    由于毕业生中入党动机存在部分不纯正的情况。学院党总支和党支部在组织发展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好继续教育。除结合学生专业成绩、考察情况外,还包括对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情况的了解,学生平时的思想动态和变化,严格考察制度和筛选准则。对于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也秉承“目标一致,方式多样”的原则,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的特点,采用电话联系、网络教育、实习小组负责制、关于就业方面的思想汇报等形式,来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3)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媒介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和作用,能对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对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来作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4.加强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生自身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学历层次较高,思想、行为更为独立,他们所关心的一是如何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成才;二是如何在毕业时找到理想工作。从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下放学院以来,研究生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也纳入学院总体学生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建立研究生党员量化考核机制,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管理和考核。研究生党员的考核采用常规考核、年终考核和重大事件中的表现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常规考核包括日常组织生活的出勤率、组织生活的积极性等方面;年终考核根据研究生党员一年的表现,由所在支部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出优良中差等级;重大事件中的表现考核主要是看党员同志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建立研究生党员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党员转正、评奖评优及就业推荐等挂钩。

    (2)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组织发展任务重,党员教育及其他党内活动没有足够时间来开展,以致于不能很好的开展党建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所以,研究生支部支部书记的配备尤为重要。学院实行研究生辅导员与党支部书记兼任方式,由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且工作认真负责的年轻优秀教师担任,并建立分年级的党小组,对分散的研究生在组织上、思想上实行集中管理

    (3)组织生活的内容有针对性。组织生活的内容选择具有时效性、务实性和民主性。时效性内容的选择要紧密配合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关注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方面的问题。务实性是组织生活内容的选择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研究生党员群体的需求,结合具体事例开展组织生活。对于党员思想上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不回避,及时在党内摆开。包括评奖评优、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诚信科研等各种问题。

    三、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党总支牢牢把握构建和谐校园这一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围绕中心抓党建,推进学院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学院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学院党总支牢牢把握构建和谐校园这一核心任务,结合本单位特点,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治思想保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学院党总与党支部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师生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师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敬业爱岗、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培养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更好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作大学生可亲、可敬、可学、可仿的良师益友;在广大学生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此外,还在全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和谐校园里的学生党建工作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在高等教育系统就是要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来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我们应该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发挥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1)党支部设置合理,党支部制度健全,党支部干部素质过硬。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制度保障。明确党支部干部的工作职责,结合实施入党联系人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入党公示制度等。

    (2)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党员

    确定学生党员培养目标。党总支与学生党支部通过各种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使学生党员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这种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党员教育的全过程,明确了学生党员教育学习活动的方向。

    在培养内容上力求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风云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将长期存在。各种敌对势力更多地以学术、文化等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不断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御敌对势力对我们“西化”、“分化”的图谋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从国内大环境看,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不仅学生党员需要有甘于奉献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尚情操,也需要有建设社会主义和服务人民的本领。

    培养方法上与教育环境相适应。首先,继承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采用上党课、听讲座、党校培训、学习小组等形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培养教育活动。其次,在正面灌输的基础上加大双向交流。第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如将党员的学习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开展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学生党员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与同学平等地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在广大同学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及时向学院反馈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意见,做好学院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广大同学感受到党的关怀,实现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和谐、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和谐。特别是通过党建带团建工作,带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实现团员青年自身的和谐,更加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服务同学的作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党员在学校中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同学。学生党员能够通过一系列服务同学的活动,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如开展关爱工程,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方便贫困生更好地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帮助学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学生与校园文明的和谐。学生党员生活在广大学生之中,能否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关系到战斗堡垒能否形成和全校学生工作的良好运行,关系到和谐校园环境的建设。通过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校园文明建设工程的表率作用以及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中坚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促进学风的好转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举办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活动品味。如学院举办的“主持人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此外,还积极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本科生创新基金申报,“挑战杯”科技竞赛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展现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代表中央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做好党建与思政工作,包括行政干部的认同、党务干部的执着、党支部书记的奉献。党的干部要提高执行能力去克服困难、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形成团队精神,把普通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把优秀人才和拔尖学生培养成党员和干部。还要关心群众的思想状况、工作和生活困难。学院党政班子要齐心协力谋发展,做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使组织成员对多种文化能理解和宽容,形成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关心群众、群众信任组织的良性互动局面。当教学科研实力和组织文化凝聚力形成合力的时候,学院党组织才能完成好历史赋予的使命。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