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园地 > 正文

周呈芳:科学的理论 辉煌的成就2008-12-02    文字:周呈芳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开了决定中国命运,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改革开放的序幕,到现在已经30年了。子曰:“三十而立”。中国这30年主要立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确立。

    回顾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寻找真理。1917年十月革命后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才得出结论:“走俄国人的路”。但在中国如何“走俄国人的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只是到了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才迈开了第一步。1935年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毛泽东、刘少奇提出必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到1945年中共七大,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用了28年的时间,付出了2000万烈士的鲜血,在1949年打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旧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新世界?当时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与“打碎”相比,尽可能少交“学费”。然而事实上却付出了“天文数字”的大代价。1958年幻想以“大跃进”的速度,以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通过“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的基本路线,由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结果大跃进成了大失败,国民经济损失1500亿(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27亿),数以千万计的人由于没有粮食而倒下。前车之覆不为鉴,“文革”10年,又幻想“抓革命、促生产”,结果中国7亿人有1亿挨整,2千万人致死,经济损失8000亿(相当于30年基本建设投资的总和),国民经济几乎达到全面崩溃的边缘。

    两次大灾难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邓小平总结教训,在1974—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产生了改革开放的思想,不幸第三次被打倒。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邓小平复出,并成为中央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不仅有了紧迫需要,而且有了可能。1978年12月的三中全会正式揭开了序幕。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分“三步走”)、发展布局、发展性质和动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战略、关键在党以及评价改革开放的标准等。上述一切,集中体现在发展上,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江泽民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股份制就是重要形式),引进来走出去,特别是在党建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改革开放在新的阶段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强调发展是正确的,因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能有丝毫怀疑的。但是从科学发展来看,还是存在欠缺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腐败蔓延(到了县委、市委、省部级、中央甚至政治局),二是差距拉大(基尼系数突破0.4警戒线,接近两极分化的0.5系数),三是道德沦丧,四是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造成生态破坏。(央视公布了“神五”拍回的照片,过去美丽的国土变成了枯黄一片,千疮百孔,这是“五千年未有之破坏”。见2004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要发展经济,首先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并不万能,只要是市场经济,它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管前面加多少次“社会主义”限定词,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就更是如此。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9月从美国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表明,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逃脱不了危机。

    所以,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胡锦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以及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理论。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详见拙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伟大意义》)

    可见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重大问题,把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它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在发展中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整体推进的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升华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新发展。

    所以胡锦涛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获得了40次的热烈掌声,在第11次全国人大闭幕会上仅10分钟的讲话获得了10次热烈掌声,说明科学发展观赢得了党心和人心。

    第二,改革开放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贯彻,推动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引来了新的盛世。

    理论上成熟是一个党成熟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宝贵的财富。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正确,必将推动实践正确迅速发展。在经济速度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钢产量仅15万吨,不足世界总产量的1%,综合国力排在第13位,1978年上升为第8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2002年期间,GDP增长年均每年为9.7%(同期世界为4.9%),综合国力1989年上升为第6位。

    2003年,胡锦涛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后,GDP平均每年增长为10.4%,2007年增长11. 9%。GDP总量,2002年我国占世界第6位,2006年上升为第4位,与前三位的美、日、德相比,2002年分别相当于它们的13.9%、37%、71.8%,2006年上升为20%、60.6%和91.3%,外汇储备占世界第一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钢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1/3以上,GDP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实体,进入成为经济头号大国的冲刺阶段。2007年5月,《哈佛企业评论》杂志刊登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的文章,其中说,按购买力平均计算,到2030年,中国不仅超过美国,而且GDP会比美国高1.5倍(《参考消息》2008年5月8日)。2008年11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载,到2008年9月,中国已达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国(内蒙古电视台2008年11月19日新闻联播)。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成就的辉煌,在我国发展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近代以来一切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快的美国在内战结束后,用了30年GDP从第4位上升为第一位,而我国用30年从第11位上升到第2位。)

    2008年9月,国际上从美国开始了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会影响中国,但只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国的金融体系将会是稳固的,经济形势将继续沿着又好又快发展,再次登上世界第一位指日可待,伟大的民族复兴定会实现。

    (2008年11月28日完稿。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