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学习 > 正文

法学院党委书记龙长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2023-01-02    文字:


2022年12月1日到12月7日,本人参加了学校举办为期5天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本人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理解,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参加学习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定位,理清了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思路,也更加明晰了下一步法学院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会议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在我党、我国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全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次大会,是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大会。这次大会在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科学谋划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伟大目标而采取的大政方针。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进行论述。这也凸显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科技、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今天,党领导人民已经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排名第一的世界经济体。党领导人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党领导人民在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风险挑战。当前,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如何去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当然,为应对这些挑战,党领导人民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综合应对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教育科技人才将扮演者内生性贡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做好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办好教育事业,尤其是承担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也正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便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价值引领。这就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正确的价值观是“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扣子也将会发生错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必须融入思政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价值引领,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必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在推进人才自主培养的进程中,人才质量能够达到世界一流,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世界竞争的实力。

三、明确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法学院面临的任务挑战

在交流研讨过程中,校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思路打算。这也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实处,必须将学校的安排部署抓出成效。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决定了法学院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法学院师资队伍处于新老交替期,一批教师面临着退休,而新人的引进力度不足,生师比远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优秀博士,另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二是以党建为引领, 加强法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法学专业已经有40年的招生历史,为自治区、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治人才。今年,法学院在学校党委支持下,又申请了全国的首家的纪检监察专业。下一步,法学院将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将法学专业继续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在纪检监察专业建设方面,要继续争做排头兵,提升纪检监察专业的建设水平。三是以党建为引领,对标对表博士点申报要求和法学学科评估指标,提升学科发展水平。要加强与学界的联系,增强与国内期刊界的交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学院教师参与学术活动,特别关注新引进教师的科研活动,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引领支持。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学院内部的科研机制,通过教师的学术活动,带动学院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教会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提升法学院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学生工作,尤其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与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与党的二十大要求的“就业优先战略”不符,也与人才培养的目的不符。在某种程度上,就业工作已经成了法学院各项工作的一个短板,如果不能提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落实率,将会对学院的博士点申报、学科发展等各方面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法学院必须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加大投入,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主动作为,拓宽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开拓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辑:李文娟)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