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理论学习 > 正文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杨常宝: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01-04    文字:


2022年12月1-7日,我作为重点考核对象全程参加了学校党委举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我认真听讲认真记录,同时按照要求认真自学,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主题,认真学习思考,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文化自信方面的要求”。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文化自信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之源,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优越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之所以不够强烈,与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发达有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再次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也给人民坚定了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在文化领域也面临着这一转变。在实践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解决好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也是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我作为民族学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一直贯穿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课程思政内容,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尤其是在本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理论》课的教学中,每一讲内容中都要贯穿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建设作为课程思政内容,让研究生结合国情、区情,结合自身研究主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理论学习中。

在科研上,我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把党的二十大的核心思想结合到自身研究特点,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研究。

一、内蒙古地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研究

中华文化是一个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它既包含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文化共性,也体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必将丰富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以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调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深入挖掘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的历史事件与典型人物,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供现实依据。

二、内蒙古地区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进一步丰富、发展、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从个体到各民族再到中华民族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绵绵用力的过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以内蒙古地区的个体、各民族、中华民族的三个层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满足个体心理、各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心理的需要,探究各民族群众国家认同产生心理机制,强化国家认同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和作用。具体而言,首先,从个体层面上,主要探讨认知体系、情感系统和价值规范等方面,共有精神家园怎样整合维度,如何规范并形塑个人认知系统,净化、延展和升华个人情感系统,如何指引、塑造和修正个人价值系统等问题。其次,从各民族层面上,主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怎样给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宏观指导和引领,如何培育各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最后,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共享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精神气质、理想信念、民族心理和历史记忆等方面如何形成最广泛的共识,获得了对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认知,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

三、内蒙古地区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研究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文化符号”概念,要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重大时代课题。而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内蒙古形象,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章节。

在符号学角度,“文化”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并共同认可、使用的代表性符号。人是文化的实践主体,文化的符号属性预设了人的符号属性,这正是文化符号学的立论逻辑。而在意义角度,符号是一种意义表达工具,与意义环环相扣,由此与文化的本质匹配。也就是,文化是人的符号或符号活动创造的产品。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对具有共享意义文化符号的接受和认同。中华文化深刻体现在各民族语言符号、物质符号和行为符号之中,各民族的文化符号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源于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以内蒙古地区的山川湖泊、草木花卉等自然存在物,以蒙古马精神、乌兰牧骑精神等北方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符号为重点挖掘对象,分析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符号与文化心理结构,进而提炼出北方地区各民族共有、共享、共识的文化符号,加以推广宣扬,达到凝聚人心、汇聚民意、发动民力、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经验与措施研究

民族团结是守好祖国北部边疆的坚定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内蒙古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中国的北大门,是首都北京的“护城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内蒙古的各族儿女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共同稳定祖国边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全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内蒙古地区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例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施的农牧两利,各民族互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典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地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以“六进”为基本切入点和落脚点、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培树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切实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将对内蒙古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古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调查研究,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实践中深刻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内涵,全方位梳理和总结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案例、经验和措施,探索“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路径,印证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广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事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做贡献。

(编辑:穆瑶)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