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该是收获的季节,疫情的突袭,变异毒株的传播,让这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校园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总要求,师生齐心,共抗疫情。
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组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一线指挥,党政共担第一责任,推进疫情防控包联工作机制,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工会主席、教务办主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教师陆续进驻学校开展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落实防疫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学校会议精神,层层压实责任,要求和强调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防疫工作各项规定,做好静默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核酸抗原检测,及时完成全院711名学生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做到应检必检、无一人漏检、替检,及时上报数据信息。及时关注学生发热及身体异样情况,做到及时上报、及时跟进、及时采取措施,同时有效做好学生思想情绪安抚工作,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引导学生们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舆情管控。
保障学生防疫生活物资。学院以对每位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将师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和病毒抢时间比速度,通过学院包联体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封控期间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诉求,多方沟通协调,组织校外教师为在校师生采买急需物资,发动联络校友捐赠防疫物资,自主筹措调配了酒精、防护服、N95口罩、急需药品、方便面、火腿肠、饼干、水果等物资和食品,及时分发给学院师生,在保证同学们吃饱吃好、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调换口味,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同时,将350套防护服捐赠给了学校。


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学院副院长进驻学生宿舍8号楼,选派一名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4号楼,分别负责整座楼的学生工作,统筹盒饭派送、物资分发、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信息统计、转运学生等工作。同时,有效监督楼宇内学生佩戴口罩防护情况,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安抚好学生情绪,成为楼宇内学生们的重要精神支柱。由于楼内涉及多个学院,学生人数较多,工作压力大,每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虽早已过度疲劳,但仍坚持工作,负重前行。针对学生对供餐的合理化建议,院长亲自带领驻校老师们深入厨房,配餐、装盒、送餐,保证学生吃饱、吃好。同时,驻校老师们参与学校值守校门值班工作,参加蔬菜搬运、货物搬运等各项工作。




师生同心,共同抗疫。为做细做实学生工作,学院每天召开线上班主任会议,随时了解学生情况、情绪、诉求,做到及时掌握,有效研判。导师、班主任每天通过电话一对一对接学生,关注重点,安抚情绪,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困难,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学院撰写《致全院同学的一封信》和《致学院学子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同学和家长们,理性认识当前疫情,做好自我防护,努力配合和遵守学校管理规定,共同抗疫,共克时艰。
学院坚持安排好线上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根据计划举办了多场线上讲座活动,团总支线上开展“历马战疫”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防疫知识科普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在线五子棋挑战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疫情期间能更好地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建立起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
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踊跃报名担任志愿者,对封控楼宇进行网格化管理,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协助驻宿舍教师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师生一心,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携手并进,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相信阴霾终将过去,校园终将迎来花开疫散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