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务科研办公室副主任侯晋烨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忠于职守,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学校发出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的紧急通知后,侯晋烨一边组织学院开展线上教学,一边做好居家办公的准备。10月2日响应学院驻校号召,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帮忙照看,收拾行囊,于3日早晨投入到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侯晋烨马上转换角色,开始接触自己并不熟悉的学生工作。由于学生们管控在校,提醒学生做好防护,了解学生状态,解决学生需求,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成了重中之重。为此侯晋烨多次深入宿舍,与学生们谈心谈话,以前并不熟知的宿舍区,侯晋烨可以准确的说出学生住宿的楼宇分布和宿舍数量。随着社会面阳性病例的大幅增加,学院符合驻校条件的教职工少之又少,学校暂缓下一批驻校人员进校,侯晋烨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选择继续驻校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坚守校园。

侯晋烨助力学生核酸检测

侯晋烨为学生搬运生活物资
随着病毒的入侵,真正的战“疫”打响,侯晋烨所在的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小组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协调筹措防疫物质,关心并及时解决学生急缺日需品、食品和药品,安抚好学生情绪,每天奔走于院办与宿舍区间,常常工作至深夜。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多次为教职工和学生入户做核酸。自觉保持手机24小时通畅,生怕错过一个重要信息。虽然侯晋烨拥有了“搬运工”“送餐工”“核酸采样员”等多重角色,但她深知管理教学科研的本职工作不能丢,再忙也要完成接收23届推免生工作,填写学院数据采集与质量报告,为12月预毕业研究生做毕业审定,协助督导听课查课和线上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最是寻常见担当,最是细节见品格。此次疫情驻呼26所高校共封闭在校学生24.1万人,有1.5万名教职工背上行囊,舍小家顾大家。侯晋烨为自己是这1.5万中的一员而倍感自豪。第一次和孩子分开这么久,身体上的不适与心理上对家人的惦念,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能独自面对。家人的理解、领导同事的关心是对她最大的支持,为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则是她最大的动力。
抗疫战场也是初心战场。在侯晋烨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与担当,能够在急难险重的时刻,在学院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为学生排忧解难,在驻校的每个日日夜夜默默耕耘与付出,她坚信,全校师生一道,筑起坚强防疫壁垒,捍卫师生生命健康,我们终将迎来胜利曙光。
这就是青年党员当代教师见“疫”当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