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大学抗疫工作中,涌现出很多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工作者。其中,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在职教工党支部的同志们在这次抗疫行动中表现突出,用行动践行了身为共产党员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第一批抗疫工作者,旅游管理在职教工党支部乌铁红同志于10月10日进驻学校南校区学生公寓8号楼。在当时防护物资紧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个人承担起对整栋楼1335名学生的管理协调工作。作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乌铁红同志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入驻学校,让8号公寓楼的疫情封控工作得到有效管理。由于涉及多个学院,从核酸检测到学生转运,从送餐送药到搬运物资,从上传下达到安抚学生,都需要她事无巨细地亲自组织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六点开始,一直到半夜2点才能结束。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乌铁红同志一干就是20多天。至今,她仍奋战在抗疫的一线,时刻守护着我们在校学生的健康安全。

学院副院长乌铁红进驻学校南校区学生公寓楼

学院旅游系主任卫银栋为学生送餐
旅游管理在职教工党支部卫银栋同志,作为旅游系主任,在他得知学院抗疫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主动复命,申请入校工作。为了解决同学们生活必需品短缺问题,卫银栋同志在入校前一天便列出物品清单,尽自己最大可能满足同学们在校的生活必需。卫银栋同志返校时为同学们带去了包括药品、食品(方便面、火腿肠等)、生活必需品(卫生纸、牙膏、卫生巾)等价值19000多元的生活用品,这些物资如雪中送炭,解决了学院学生在封控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卫银栋同志驻校后,不仅是一名为学生做核酸的检测员,同时还是一位搬运物资的壮劳力。到了晚上,他又志愿去学校食堂帮助那里的同事搬运土豆等伙食物资。


旅游管理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徐英同志,虽然未能进校展开抗疫工作,但她在校外积极与驻校领导保持联系,尽自己所能为学院提供物资支持。当得知学校因缺少防护物资而影响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时,她与家人一起寻找购买渠道,当日下午便将500套防护服,500个面罩,1000个N95口罩、消毒凝胶等防护物资以及十几箱爱心水果无偿送到学校,有效缓解了学院防护物资紧缺问题。
此外,支部的其他同志也都积极配合学院展开细致的学生管理工作,他们通过“集体开班会+与学生单独谈心”的方式,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在校实际情况,对情绪紧张、焦虑的学生进行格外关注,并给予积极的心理辅导,以保证他们在封控管理期间能够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生活。
旅游管理在职教工党支部的同志们,在严峻的抗疫工作中,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先进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