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正文

平凡之光,燃非凡之焰——外国语学院程洁的抗疫故事2022-10-29    文字:外国语学院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着的呼和浩特市,往日朝气蓬勃的学校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在这场战争中,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程洁坚持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一线为战场,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一)闻令而动,步履匆匆,做疫情防控“先锋者”

由于2022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疫情较为严重,学校学生受疫情影响暂缓返校。在此情况下,程洁老师并未放松下来,定时召开线上班长会议、宿舍长会议以及与同学多次开展一对一交流、传达学校的各项政策,了解学生的需求,甚至多次去学生宿舍代取物品,同时还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6月中旬,迎来了2022届毕业生的返校季,学校实行闭环管理,她毅然进驻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各项工作,从返校报到到在校管理、从毕业典礼再到毕业派遣,一个人带着几名学生干部把本需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圆满完成。

8月中旬,正值老生返校报到之际,突发疫情,当晚正遇呼市特大暴雨,她没有畏惧,唯有决然坚守。当天她一直坚守在报到点,直至半夜最后一名学生安全入校。从即日起便入驻校园,安抚校内已返校学生和校外无法入校学生情绪,为无法进入封控楼的学生寻找过渡宿舍,提供日常用品,部署落实校内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对于校外无法报到学生进行耐心说明解释,安抚学生情绪;考虑细致入微,竭尽所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退票证明,减少学生损失,并密切关注学生是否安全返回,给大家走出阴霾的信念和战胜疫情的力量。

9月底,面对再一次疫情的突袭,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程洁老师坚决响应学校号召,进驻学校,积极落实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每天和学生通过微信、打电话交流联系,疏导学生情绪,始终坚守岗位。办公室那几平米的立锥之地是她每日吃穿住行,兢兢业业的场所;艺术楼的办公室空空荡荡,冷冷清清,但散发出的微光却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10月10日,学校出现疫情,程洁老师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进驻学生宿舍,召集学生干部、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同时,加强校园平安稳定宣传,召开本研全体在校生大会,会上向学生们强调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动员大家团结一致,齐心抗疫,鼓舞人心,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抗疫,带领着学生志愿者们,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程洁老师她并非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守护者,不是逆行者,只是主动请愿的先锋者。一直坚守在防疫岗位上的她,用真诚的善良之心,自觉的责任之感,生动诠释了“真情温暖你我,大义守望相助”。

她总说:“我并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

(二)悉心关照,排忧解难,做心理健康“守卫者”

在此次学校封控期间,作为驻楼老师,她在开展日常的物资发放、搬运一日三餐、指挥学生做抗原、整栋楼宇消杀工作、招募志愿者并对其培训之外,还积极关注一些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学生,通过召开线上会议、私下微信联系、做宿舍成员的工作帮助安抚其情绪等形式,积极引导,努力安抚,一对一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女学生封控期间对卫生巾等生活用品需求较大,程老师积极联系学院,在当前呼市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为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生病需要各种药物,程洁老师也都一一解决,做到了只要学生有需求,她就有所行动。

随着封控战线的不断拉长,心理问题无疑成为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此时,她广泛与学生展开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如与20级一名学生展开深入交流,进行心理疏导;还与个别有过度焦虑紧张情绪的学生,如19级一名女同学进行一对一电话交流,安抚其消极情绪,进行积极正向引导与安慰,积极与在外隔离的学生进行电话沟通联系,疏解学生压力,安抚学生情绪,让学生感受到学院、学校的温暖。

同时程老师及时召开学生干部、党员大会,实行“点对点服务”,成立“党员帮帮群”,由一名党员负责一个宿舍,做到了“一对一”帮扶。群内同学们积极反映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党员同志则对应一一做出解答,并将每日的问题汇总上报,有助于学院具体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生活需求,疏导同学情绪,做到让学生的情绪有处宣泄,做到有所需则定有所行。她并没有顾此失彼,一面忙碌于落实防疫工作具体事项,一面又为鼓舞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凝聚一号楼学生抗疫力量作出了不懈努力,如朋友圈转发各种激励视频、组织同学拍摄加油手势舞和组织拍摄学院抗疫宣传片等。同时,加强校园舆情管控,倡导同学积极宣传抗疫期间的感人事迹,进行正能量引导。她始终“思想”“行动”一起抓,确保学生生命健康的同时,紧抓思想不放松,也正因如此,一号楼的防疫成果十分乐观。如今的防疫成果都与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紧密相关。

“学生们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有关学生们的事都无小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三)联防联控,亲力亲为,做后勤保障“服务者”

驻楼管理期间,她靠前指挥,勇立一线,只身挑起防疫重担,积极开展“战疫情,我先行”专项行动,隔离管控,保障协调。在她的带领下,有序调动了各楼层同学,以实现“零接触服务”为目标成立了各种志愿小组,确保志愿服务人员不跨楼层活动,同时确保志愿服务人员与静默同学不面对面接触。其中,后勤保障小组由各楼层的志愿人员组成,每日每层四名志愿者,实行接力运送方法,负责当日三餐及物资“配送至宿舍门口”的工作;核酸采样组由每层固定志愿者组成,负责每日早六点的核酸采样工作;消杀组也如是组成,由各层的志愿者负责本层的消杀工作;同时,每层楼成立各自的管理群,实现网格化管理,群内由一名“楼长”负责本层的各种数据统计,如核酸结果、三餐配发及抗原自测结果统计等。各志愿服务小组在她的带领下,各司其职,履职尽责,从搬运防疫物资到三餐配送,从核酸采样到抗原试剂发放,这一切在她的带领下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地进行着。想在最前面,干在最前面,程老师毫无怨言,不喊苦不喊累,在她来去匆匆的背影里,我们看到了勇气和善良;看到了她当仁不让的责任心和使命;看到了她用肩膀扛起的共克时艰的力量。

前几日,本有所好转的1号楼又遭遇反弹,她立即召开会议,稳定军心。会上,提及反弹情况,她哽咽地说道:“对不起孩子们,是我没有保护好你们。”她把学生装在心间,将整栋楼七百多名学生的健康扛在自己肩上,一切为了学生。这便是她,为了更多的“孩子”,选择亏欠自己的孩子。驻校几十天,她与自己的一对儿女只能在寥寥的几通视频中相见片刻,却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群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们”身上,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大爱无疆,上善若水,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正是书写师生携手抗疫的真情体现,真实写照。

正如她所说:“学生们都健康安全了,我也就开心放心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以党员的担当精神,始终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带领志愿服务人员,尤其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工作主力军作用,全面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她积极协调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超高负荷工作,收集、核对、上报疫情数据。格外重视志愿服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督促监督志愿服务学生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事无巨细,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驻楼抗疫的这些日子,她每天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总是亲力亲为,默不吭声地干着这些“小事儿”。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伟事迹,也没有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可这些点滴“小事儿”却总能给疫情中苦闷的同学们带来丝丝温暖、缕缕慰藉。原来所有默默奉献的平凡“小人物”,都是迎难而上的超凡“真英雄”。一楼大厅无时无刻不显露着她的身影,看似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藏着的是看不见的辛劳与汗水。有天刚刚亮时对医疗物资的清点,有身着防护服搬运物资的奔波,有一刻不停的协调电话,有咬紧牙关舍小家为大家的辛劳......她的抗疫日常是与数不清的电话和未曾舒展过的眉头捆绑在一起的。她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中共党员从来都是以担当实干作为人生准则。战“疫”还在进行,“疫情不消,战斗不止”,只要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