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正文

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保卫处抗疫纪实2022-11-04    文字:


金秋十月,疫情来袭。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下,全校师生闻令而动,迅速投入到抗疫斗争中。面对疫情的突袭,保卫处团队坚决奉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求,全面开启战时模式,全力投入校园管控战役。

 校园管控第一道关卡就是校门,如何有效管控四个校区近十座大门的人员、车辆、物资流通,坚决把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阻挡在校园外,成了摆在保卫处班子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张荷亮处长在下沉一线、分兵派将的同时,带领班子成员边干边学,第一时间加强了有关物资及场所消杀、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自身防护类学习培训,确定物资内外包装消杀、 随卸随消、六面消杀要求,在四个校区校门设立专门消杀点,按照一门一策的要求制定了校园静默期间校园临时管控措施、各校门通行规则、疫情防控期间物资(品)交接办法等6个管控措施,根据防控形势进行实时更新、补充完善、动态调整、及时发布,保证了校门管控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保卫处182名工作人员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志被封控在小区无法流动,能够投入抗疫的人员屈指可数,面对人员紧缺困难,张荷亮处长每天逐一了解掌握居家人员情况和小区政策,积极沟通对接辖区公安机关、居委会、居家小区,争取了部分人员入校工作,解了燃眉之急。

教育部应急指挥中心线上调度学校安全管理情况

保卫处处长张荷亮、副处长李俊宏部署北校区东院北门消杀区

 

 紧急制定校门管控措施

李俊宏、永胜两位班子成员积极对接、协调学校各防控组,在事无巨细地落实校门管控、校门消杀、人员管控、物资转运、校园巡逻、栅栏防控等具体工作的同时一直坚守校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书记李俊宏负责北校区校园管控任务的同时还担负大门出入一事一议联络员角色,不停地接打电话使得他根本得不到休息。副处长永胜24小时守在南校区校门上,既要确保入校物资消杀到位又要对接属地疾控防疫人员,有的时候每天晚上只能睡2—3小时,由于长时间站立,脚底都磨出了血泡……

李俊宏副处长在北校区一线岗位

永胜副处长在南校区一线岗位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光成炬。安保工作人员个体力量虽然微小,却是构建校园管控团队力量的核心要素和强大能量源泉。他们在保证校园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的同时,全部下沉校门防控一线,担负守护校园第一道防线重任,充分展示了校园安保人员的朴素情怀和使命担当。

南校区校园,从校门消杀现场到具体隔离点,从校园栅栏到大门执勤点,到处都能看到唐晓龙、阿思罕、郝维仁三位党员带领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通过他们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大门执勤、校园巡逻、物资消杀、搭建帐篷、运送物资、维护秩序、维修栅栏等等细微而又繁琐的工作得到了有序地开展。赵之海、廉威两位居家的党员,得知南校区人手紧张的消息,积极与社区沟通情况,得到答复后立即投入一线工作。

北校区西院,李强、王景星两位党员正在重新规划南门出入通道的精确划分。家属区发生疫情以来,学校迅速采取措施对东门进行了封闭,这样一来,南门的通行压力陡然增大,人员、车辆、物资,全部要通过南门才能进入校园,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压力,他们沉着应对,稳妥安排,既保证了车辆、人员、物资有序入校,又确保了所有物资消杀到位。

北校区东院,李明珠和刘家宁刚刚对接、处理完热力公司供热站与校园生活区物理分割事宜,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物资消杀和闭环车辆管控工作当中。他们带领仅有的5名工作人员,在保障校园24小时巡逻、防控和消杀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其他部门进行搬运物资、搭建帐篷、分发饭菜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随着酒精、消毒液等易燃物资的大量需求和储备,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如何保障消防安全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作为消防科科长,自疫情发生以来,赛音乌力吉充分发扬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担当,主动要求驻校,开展消防安全日巡查,妥善处置各类问题隐患,足额配备了相关灭火设备,保障了防疫物资的安全。

校园管控组的队伍里,有临近退休的老党员老同志,也有甘于奉献的青年助管人员,有两口子都在一线奋战的夫妻档,也有义无反顾默默奉献,无暇顾及家庭孩子的奶爸奶妈们,他们有的家里暖气漏水淹到楼下邻居却无暇顾及,有的爱人孩子被集中隔离却来不及嘘寒问暖,有的患有高血压却依然坚持工作,有的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也没有退却,他们毫无怨言、甘于奉献,怀着对岗位负责、对师生负责的情怀,在校门一线默默工作,静待花开。

踔厉奋发战疫情,满怀豪情迎胜利。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