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学生们陆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法阻挡哲院学子并肩战斗的勇气与决心。哲学学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党总支副书记王丽、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张晓楠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同学生一起封控在校园内,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保证学生生活,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8月13日,提前返校的学生干部有序开展返校报到工作,13日晚恰逢呼和浩特暴雨天气,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丽在校门口冒雨迎接返校的学生。学生干部坚守在报到点,为到校的同学送雨伞和雨衣,完成返校报到流程。学生干部定时清理帐篷顶上的积水,以防止帐篷因积水太多坍塌,他们持续工作到深夜11点多。
学院迅速摸清返校学生底数及宿舍分布情况,确保第一时间上报学院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建立宿舍信息员数据统计报送制度,并及时传达、反馈相关工作要求,确保各类学生数据准确完整、信息传递及时,无一遗漏。学院多次召开班主任工作会,通报实时情况,指出班主任近期工作重点。班主任老师们做好上传下达,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有序安排学生在宿舍内开展自主学习,并随时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情况。学院在返校学生中迅速建立抗疫“党员先锋队”,应对楼宇封控等突发情况,并随时提供日常服务和生活物资保障。
因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不定,学院为每个宿舍发放了防暑的藿香正气水,同时配备了口罩、酒精消毒喷雾等防疫物品,叮嘱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学院领导及时回应并解决学生反馈的各种问题,在特殊时期,学院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最细致的保障和服务。

学院的数据统计准确、信息通知及时,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哲学学院均能按照规定时间提前集合完毕,队伍整齐划一,有序进行核酸检测,无一遗漏。
王惠灵,法国里昂高师哲学博士,2016年夏来校工作,成为哲学学院一名外国哲学专业的教师。疫情突如其来,她不忍美好的校园生活停摆,所以选择了立即行动,尽己所能,在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岗位上,出一份力,发光发热。王惠灵老师虽然身体纤弱,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深夜参加完核酸检测培训,早上五点钟又准时抵达集合地点,开始进行连续数小时的工作。王老师这样说,“作为内蒙古大学的一份子,无论你身在何方,请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让我们首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时刻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校园生活全面复苏的各项工作中去,以健康的身体,宽容的心胸,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努力,一同回归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
在同心抗疫的路上,有你也有我,哲学学院师生共克时艰,一起加油!
(编辑:玉明 审核:吴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