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上午,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教授、日本文部省学术国际局学术调查官、日本文部省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理事小长谷有纪老师受邀来外国语学院举行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于卫红主持,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基地论坛”第65讲。娜仁格日勒教授等日语系教师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集宁师专部分老师和日语系2017级、2018级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近百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题目为《关于日本文化的数码田野工作(日本文化に関するデジタルフィルドワーク)》。小长谷教授首先为大家解释了数字化田野调查(Digital field work)的定义及其前景。其次,介绍了数字化田野调查的两大手段。其一,利用互联网的调查,此方法可利用到查阅文献,了解网络上的社会现象。其二,利用数字化机器的调查,此方法可利用到整理现场调查记录的数字化工作上。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第一种手段—利用互联网的调查。

讲座互动现场
小长谷教授不仅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查阅日文文献的网站,还详细的向大家讲解不同网站的利用方法。小长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之路并不平坦,时常会面临困难和阻碍。每个学科都有不同分类,获取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就是扣动该领域研究的敲门石。小长谷教授根据自己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依照日本国土由北向南的地理位置变化,将从事日本文化研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相关研究方向参考网页以及利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讲座下半场,小长谷教授与在场师生关于学术研究以及目前毕业论文写作困难等进行交流讨论。现场师生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小长谷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做出解答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合影留念
小长谷有纪教授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教授、日本文部省学术国际局学术调查官、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自2014年4月起担任日本文部省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理事。
多年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东北亚、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在传统文化的变迁、近代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都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长期以来活跃在国际学术界,是日本的文化人类学、蒙古学界的代表性学者。由于其卓著的研究业绩,于2013年获得紫绶褒章奖。著有《环境问题与伦理的时空展开-中国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的短缺》、К ВОПРОСУ О ПРЕДМЕТАХ КАТЕРИАЛЬНОЙ КУЛЬТУРЫ МОНГОЛОВ-КОЧЕВНИКОВ、《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蒙古游牧社会的经济差别—内蒙古锡林郭勒》、《黑河流域的生态移民》、《中亚的社会主义式近代化》、《蒙古草原的生活世界》、《20世纪的蒙古—社会主义时代的证言》、《梅棹忠夫的语言》等大量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