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大要闻 > 正文

同心抗疫 | 教师化身“主播”,精心守护“云课堂”2022-10-06    文字:李文娟


9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的工作指示,第一时间调整教学安排,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在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下,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下,目前全校线上教学运行秩序井然。

整体统筹,积极准备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协同联动、精细准备。相关单位和师生员工结合以往线上教学的成功经验,合力备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力确保线上教学高质高效开展。

教务处、研究生院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线上课程顺利开展,引导师生充分利用智慧树、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等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和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启动校院两级线上教学督导检查,全力做好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

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纷纷化身为“主播”上线,与同学们相聚“云端”,精心守护着“云课堂”。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韩丁老师家住师大家属院东区,全家老小挤在70多平米的房间中,线上教学启动后,他第一时间协调家庭“内部”时间、空间,决定在阳台开展线上课程。他早起的第一件事情是督促本科生、研究生完成核酸、打卡工作,询问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之后本人打卡,核酸……他说:“开展网络课程对师生来讲并不陌生,同学们都能熟练地进入网络课堂并进行回答问题,也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核酸检测,课堂中能体会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大家认真聆听着传感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工程案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好线上教学工作,做好教学质量常态化管理,确保线上与线下课程实质等效,用高效扎实的教学功底为学生做引路人。”

哲学学院张志强老师本次对于各种直播课堂软件的使用也更加熟练了。他说:“线上教学不仅要在线上进行直播,还要确保按期完成教学进度,这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在上课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网络的波动、需要熟练地操作软件、需要看准对应的课表,尽管线上上课没有线下上课那样高效,会有许多意外情况的发生,但我也会努力提高线上授课质量并督促同学们进行合作交流,以保证我们线上授课的效果,此外,我还会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来检验同学们的具体掌握情况。”

化学化工学院韩景芬老师说:“鉴于新冠菌株的狡邪善变,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再次作为‘主播’仓促上线。感谢学校三年来建设完备了线上教学平台,感谢学校平时对老师的训练有素,使我们这些重操旧业的‘主播’,虽仓促却也是轻车熟路。QQ群即时交流,雨课堂直播授课,同学们随时截图回复,师生们虽隔屏却相通,既能一起探讨马歇尔研究微生物的勇敢和执着,又可以一起解析生物膜组装转化的生命之功,还可以尽情剖析蛋白质和DNA的神奇。”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青年教师刘一奇认为,线上教学是个新的课题与挑战。他说:“作为青年教师,使用互联网软件自是不成问题,但与自己学生时代的课堂教育相比却是新事物。网课是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新途径,既不使正常教学耽误,又可开阔视野。现在有智慧树、雨课堂等多种学习平台,甚至B站等视频网站都有名师课程,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了多种途径。互联网是个大课堂,网课是教学的重要阵地,要利用网络技术,拉近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使教与学心心相印、相得益彰。要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相向而行,这样就能克服网课的一些弊端,让求知的心连在一起,让文明的传承与智慧的探索穿越电波,勇毅前行。”

外国语学院刘洗星老师说:“疫情再度给线下授课按下了暂停键。学生的成长不会因为疫情的突然出现而暂停,人才的培养更不能因为疫情的出现而停止。在疫情防控期间,日语系全体教师思想统一、坚守育人初心,积极行动起来。全体任课老师积极展开如何高效开展线上教学的讨论,相互分享好的网络技术和经验,充分运用好各个学习平台,整合教学资源,认真实施线上教学,与学生展开热烈互动,为达到理想授课效果共同努力。”

打磨教学细节,演绎精彩课堂

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激发同学们线上学习热情,保证学习效果,学校老师们针对线上授课的特点进行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构架和教学活动。但如何能让同学们在线上时刻保持注意力、跟着老师走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难题,于是老师们想方设法,采用了课前发起签到、课中开启摄像头、抢答、随堂练习等方式与同学们实时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同步在课堂。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张克勤老师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师端开启摄像头,她说:“这会让孩子们觉得老师离自己并不遥远,不仅仅是一个声音的存在,‘老师在镜头那端看着我’。此外,教师在屏幕上的眼神、动作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张克勤老师说,“要提高‘云课堂’教学质量,还得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带着学习任务走进课堂,觉得自己都有事做,另外就是增加互动频率,改善孩子们长时间坐在屏幕后昏昏欲睡的状态,满足孩子们在教室环境外通过话筒或视频讲话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从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对课程的兴趣;还有就是要保证课间休息时间,线上教学难免师生都得长时间盯着屏幕看,这不仅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急剧下降,肩颈也同时承受很大压力,毕竟有了健康,才有了一切,保护好身体才能够打赢阻击疫情这场大仗。”

化学化工学院薛辉老师这段时间一直采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授课,他说:“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的优势在于可以基于线上的平台进行签到统计,省去点名的环节,节省时间。但线上授课也存在一些弊端,为不影响授课质量,老师一定要打开摄像头授课,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授课状态,让学生清楚老师们对待线上教学是同样重视的;要随时进行提问,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对直播过程进行录课,方便网络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外国语学院魏莉老师在对博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博士英语学术写作与交流》进行线上教学时,以腾讯会议为教学平台,采用“上课签到”“屏幕共享教学资料+教师讲解”“学生课堂展示陈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互动模式,稳定有序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南校区2个班级共计150多名博士生认真配合任课教师,高质量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外国语学院教师林杨说:“我深感,历经多次的线上教学的磨练,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创新点可以经过反复推敲打磨运用在云教学中,太多的感悟让我们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慕课资源的预置任务实现‘教学流程发生变化’,即 ‘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学生先利用原有的资源和题库学习和练习,然后老师在课上主要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系统的讲解,而是重点的提炼、有针对性的讲解,讲薄弱环节,课后再利用线上的交流答疑解惑。 我感觉云端的互动,现在00后的青年更加喜欢,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设计用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

法学院焦应达老师要求上网课的学生务必坐在书桌前,穿正装,不穿居家服,是担心居家的环境缺少他律,养成懒散的听课习惯。她自己也是如此,身着正装,端坐书桌前,尽管有些平台的课不开视频,但还是要让自己有线下课堂的正式着装和心态。她说:“有些同学在线下不好意思和老师互动,在线上反倒能放得开。在教学节奏上,学生能通过弹幕、语音等方式跟上老师的节奏,这是意外的发现。”

学生认真上课,收获满满

一转眼,线上教学已经开展近一周,运行效果良好,大家都乐在其中,同学们谈到线上上课的感受,也有许多话要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宋博文: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病毒无情,学校有爱,考虑到学生的健康安全问题,学校迅速采取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授课开始前,老师们认真准备上课内容,授课中,他们不断尝试改进授课方式,力求让同学们有更好的课堂体验。线上教学不仅要求老师们在备课上下功夫,课程设置丰富多彩,还需要老师们及时跟进掌握同学们的学习状况。通过线上教学,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老师们在课后及时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真心、用心、尽心地探索更好的线上教学方法, 力求达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被期待。让我们像期待春天一样,期待呼和浩特市的疫情尽快结束!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之下。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22级学硕侯咏琪:这次新冠病毒就像是一场暴风雨一样,来得迅速,也来得猛烈。由于疫情防控,我们需要进行线上学习。学校考虑到外卖也会有疫情传播的风险,开始提倡我们安全饮食,不点外卖。同时,学校安排了大巴车接送学生往返校区之间,解决吃饭问题。线上教学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线教学虽然不能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学习,但是这种方式足够自由,让我们在课下的时间里更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节省下来去教室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线上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困难,没有了老师的监督,课堂学习的氛围,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这就需要自己足够的自制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不能松懈,要既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防止疫情传播,又保证线上教学的高效性。

法学院纪检监察专业2022级本科生沙彤:经历了2020年的居家网课,这一次的我显得游刃有余。早晨六点半起床洗漱吃早饭,只不过食堂通往教学楼的路变为了回宿舍的路。八点准时打开电脑开始上课,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充满热情和关怀,在下课后也不忘叮嘱我们做好防护共同努力,让我略微焦躁的心也被温暖所包裹住。在封校这段时间里,我们的院长和辅导员、班主任在学校里陪我们一起面对挑战、共克时艰,我们的老师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在微信上随时为同学们解答问题,虽然我们不能相见,但他们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关切都让我感受到:爱与希望,永远比病毒传播的快。面对网课,我们应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它、适应它。网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在网课中,通过分享屏幕的方式讲解知识和试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讲解过程。课后的录课也可以进行循环播放,让同学们有重点地听取知识。

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韩佩哲: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轨迹,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转换中,随之而来的是浮躁的心情,但几日来的网课,老师们尽心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时刻注意着每位同学的听课情况,这极大的鼓舞了我们上好网课的信心,每天我们宿舍都会互相监督:按时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复习知识点并及时完成留堂作业。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的防疫政策,做好防疫措施,配合学校每日的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课堂相见,那时的我们眼里有光,笑靥如花。

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金融学辛蔚: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我们的校园生活被紧张担忧占据。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校园的美景,好好逛逛繁华的呼市,学校就封校了,我们也只好在宿舍上起了网课。但是封校不封心,我们的老师依旧兢兢业业,悉心教诲,再度化为优质“主播”,认真准备课件,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疫情无情人有情,情在人间暖人心。看着楼下负责的志愿者,课上耐心教导的老师,我们都相信,都坚信,疫情终会过去,我们也一定会有美好的大学生活!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22级文史哲基地柳继卓:刚刚进行了一周半的线下课程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停止。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我就开始了网课。对于高中时候已经进行过一次网课的我来说网课已经失去了它的神秘感。但是由于是大学第一次,还是满怀激动之情。打开电脑,翻开笔记本,拿出笔,认真听讲。网课开始之前,总少不了老师对我们健康的关心。听着熟悉的声音,我们感动不已。果然,疫情尽管能阻隔见面,却无法阻隔爱。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课程早日恢复正常!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电信专业王河:为防控疫情,只好暂时取消线下教学,但是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较,线上教学更能聚集我们的精神力。传统课堂上学生的⼀个小动作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而线上教学则没有过多的干扰,可以保证每个同学有⼀个安静的学习氛围。线上教学,在老师讲课前可以有丰富充足的预习资料与学习资料,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网上查询,这样就可以保证同学们脑中有大概清晰的知识框架,预习充分了再听老师讲课就可以紧跟老师思路走,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渡河专业李泽瑞: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宿舍进行网课学习。由于上个学期一直在上网课,老师可以熟练的利用上课软件,我们也熟悉网课的形式,可以很快的进入网课学习状态。线上与线下的区别不大,网络不会影响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懂的地方仍然可以提问,老师也会耐心地进行讲解,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对待网课的心态。同时,网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锻炼我们学习的意志。所以在上网课期间,我仍然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每日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认真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上课的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摆正学习态度,主动去学习,成为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在这种特殊时期,大家一起认真学习,共同对抗困难,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深秋的风虽然寒冷,但是吹不散老师们对学生火一般的热情。正如法学院焦应达老师所说:“我一直以为,真实世界中的交流更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初心,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一次一次的师生之间的温暖相遇。但疫情的‘不可抗力’迫使我们通过互联网“空中相遇”,那我们就共同努力,不负每一次相遇,也许在2022年秋天的线上课堂还能有新的发现。”不管黎明前多么黑暗,终会迎来曙光,让我们一起期待战胜病毒之时在教室里相见。

(新闻素材来源:各学院     撰稿: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