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教授亲自将学院写给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做成音频,通过学院公众号发了出去。
米院长在信中表扬了同学们在学校的表现:“他们识大体、知冷暖,他们懂得付出的意义,他们也珍惜得到的幸福。他们懂事得让人心疼。”她说:“虽然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能阻挡病毒的侵袭,但是,我们可以用己身铸就一道不褪色的校园围墙,来庇护他们;我们24小时随时待命,竭尽所能为他们做到所需一切。”
教育无他,唯爱与责任。米彦青院长患有很严重的腰椎疾病,平时不能久坐,亦不能久站。尽管如此,她克服困难,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毅然入驻南校区,和所有驻校老师们战斗在一起,除了组织协调和线上教学以外,就和党委书记张丽萍教授一起用三轮车配送学生急需的生活用品、防疫物资和餐食供应。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张丽萍、院长米彦青及其他驻校老师为同学们准备防疫物资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芳教授在朋友圈发表真情感言:“如山的餐盒和应急物资需分配,送往宿舍,谁会想到已是人到中年的马老师骑着三轮车顶风在校园为学生送餐,爱戏剧,讲授戏剧的冬教授穿起防护服成了‘大白’,在学校疫情防控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学院女书记女院长,副院长在一线奋战数日,为安抚学生凌晨三点半才入睡。校外教师进不去,也积极捐赠物品,一些校友也送来紧缺物资。平时文文静静的女书记女院长工作起来非常干练,有大将风范。米院长有句话说的好,困难时期老师要给学生留下笔直的背影!他们是博导、是硕导、是学术带头人,这次也充当了抗击疫情的带头人,还有做学生工作的文秀老师,办公室的年轻老师们,都已经连续住校半个多月了,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作为他们的老师和长者,为他们的担当和付出而感动,为他们鼓掌加油。”
疫情发生以后,学校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担当。任课教师多平台、多模式开展“云端”教学,高质量完成主责主业。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辅导员、班主任等24小时驻校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事无巨细,步履不停。各专项工作组团队披星戴月、连夜集结,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校医院团队和志愿者们化身“大白”“小蓝”,坚守在核酸检测点位,确保各个环节高效运转。还有许许多多值守在平凡点位上的师生员工,用点滴汗水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的“最后一米”。他们重复着平日里看似“简单”的工作,诠释着内大人的爱与担当。

第一批驻守校园的干部们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他们家里也有老人要照顾,也有日夜牵挂的孩子,但他们坚守岗位,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心手相连、众志成城,一起为战胜疫情而努力奋斗。

近日,不断有爱心物资运抵我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兼后勤保障处处长王烨辉除了日常紧张的后勤供给和物资保障调度工作外,一有时间就去当装卸工。10月13日,山东中纤越弘公司驰援我校的30余吨蔬菜运抵,王烨辉和一些同事干了三个多小时才把货卸完妥善保管。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兼后勤保障处处长王烨辉和同事卸防疫物资
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胡利春右腿骨折愈合不久,依然走上食堂装盒饭的“流水线”,奔走在为同学们配送餐食的路上,时时还不忘刚引进入职的青年教师,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胡利春为学生搬运饭菜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萨奇尔线上线下齐发力,落实落细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通过新媒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同学们坚定信念,齐心战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保华带头第一时间入住学校,在呼符合入校条件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入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激活应急管理体系,及时组建以教师党员为主的教师先锋队,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主的学生志愿服务队,高效有序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核酸检测、梳理统计各项关键数据、采购搬运配送防疫和生活物资、疏导学生心理,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校内校外齐心,线上线下联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同心奋战。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保华和学院驻校老师为学生搬运生活物资
团委“四女将”陈芳芳、刘永梅、冯时和娜仁其其格,除了调度志愿者以外,本身也是志愿者骨干,不仅是骑着三轮配送早餐的老司机,也是打饭装盒的熟练工,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录个轻松幽默的短视频为大家调节气氛。

退休老师们也默默关注着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儿,为后辈有为青年呐喊助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退休教授高明霞在朋友圈里感动地说:“静默中一股热流涌进,顿时泪水夺眶而出。那些熟悉的身影活跃在校园里抗疫前线,往日讲台挥斥方遒的教授和青年博士,变身‘大白’和搬运工,已奋战了十几天,他们和亲人通话时嗓子嘶哑了,防护面具掩饰了倦容,笑意格外亲切。微信群里有人需要救心药,可见多么辛劳,不知是否弄到了药。无法进入校园的教师们坚持上网课,线上教学过程不乏体恤关怀,学生们说:‘有我们的老师们在,孩子们有主心骨。’平日里这些年轻教师,常用他们的才气、热情和努力感动着我,今天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在艰难境遇中的乐观坚强,书生意气的底色闪耀着壮美的光彩。内蒙古大学65岁了,母校年华正好,我们老了,年轻人继续谱写着桃李湖畔的青春,秋风寒霜新冠过去,我们内蒙古大学会更加美丽。”
家长朋友们也为我校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所作的工作点赞,在官微后台留言说:为内大充满爱心的举措点赞!为内大辛苦的老师和员工点赞!因为有你们,我们家长才安心,此时泪流满面的我衷心谢谢你们!!!你们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希望你们在忙碌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孩子迟一会儿吃饭也能坚持,你们的平安才是整个内大的定心丸。再次感谢你们,谢谢你们对内大的守护!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微光成炬,汇成星河,疫霾终将散去,让我们同声共气,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
(撰稿:吴栓虎 摄影:各学院 编辑:李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