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发生疫情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团结一致,联防联控开启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蒙古学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规定,周密部署,精准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学院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院党委将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号召全院教职工进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9月28日起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住校,先后30余名教工踊跃报名进校,在疫情防控一线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住校老师们严防死守、不敢懈怠,截至10月28日未发生一例阳性病例。随着疫情形势的复杂化,10月28日—31日,学院学生宿舍发生疫情。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紧密部署,统一安排,第一时间处置阳性病例,并有序安排密接次密接的转运、隔离工作,目前已进入清零攻坚战阶段。
驻校教职工进校一个月来披星戴月,逆境前行,积极参加校园巡逻、核酸采样、食堂分装盒饭、物资发放、帐篷搭建等工作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学生返乡工作启动后,学院院长吴英喆教授,蒙古历史系负责人宝音德力根教授担任总带队,其布日哈斯、香云、宝音特古斯老师担任跟车老师到乌兰浩特、通辽、大板、锡林浩特、乌兰察布等地转运返乡学生,顺利完成交接任务返校。



送学生返乡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使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学校要求,学院及时有效落实当前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各层级的会议,及时通报学校疫情防控进展情况,讲解呼市以及学校疫情防控政策,让所有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当下疫情防控工作和政策,以便老师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学生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全院大会
二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静默管理工作。让学生明白疫情防控不是某一两个人的事情,是所有人的事情,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个人都积极配合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只有每个人模范遵守各项规定才能早日战胜疫情,早日返乡。
三是以包联的形式,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加强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包联机制,要求所有老师负责各自的学生,每天紧紧盯住口罩佩戴、基础消杀,引导不乱窜宿舍、乱窜楼层,避免聚集聊天、物品交换等。召开全院大会、班主任会议,点对点电话等方式,一个个叮嘱务必戴口罩、咳嗽发热第一时间报告。随时和保卫处联系,查看宿舍走廊的情况。一旦发现如不戴口罩等不规范现象,马上核实到人,进行警示。
加强楼宇包联责任。学院党委书记八格包联1号楼和4号楼,吴英喆院长包联2号楼,每天都召开楼长、楼层长会议,发挥楼层长作用,了解包联楼宇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各楼层的秩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诸如宿舍暖气不热、走廊卫生间消杀不到位、饭菜卫生不合格、消杀用品短缺等问题,及时反映至后勤保障处并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发挥各楼宇临时党支部作用,每名党员包联指定宿舍,全楼层覆盖,党员同学引导包联宿舍做好思想疏导,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同时积极开展学业辅导工作,临时党支部开展线上的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反响热烈,效果良好。

临时党支部会议


考研经验交流会
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两不误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组织线上教学工作。组织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填报、2023年推免生面试、本硕博报名和大学外语等级考试报名、2019级学生考研相关工作,对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做出安排。
四、紧盯难点,理性分析,未雨绸缪
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耐心细致做好返乡政策、条件、程序的解读工作,很好地安抚学生情绪波动。学院发挥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学业导师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力度和心理安抚工作,使学生真正清晰的理解,从心底支持疫情防控政策。
五、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巩固成果
进一步加强包联机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狠抓落实日常管理、思想疏导、返乡转运等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尽最大的努力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