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学院认领没绑卡的同学,督促大家尽快绑卡”“法学院请修改推荐意见” ……在内大奖助工作的QQ群里,每天都能看到资助管理中心的韩海涛老师和刘宁宁老师发布的很多类似的消息。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奖助工作原本设定好的工作进程。每年秋季学期开学以后是学生奖助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建档及资助、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生源地贷款回执录入等工作都需要按固定时间节点完成。封控的校园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们日夜坚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方位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为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学生们点燃光亮。
作为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敖文格日乐,每天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奔波的同时也时刻惦记着奖助工作,一有时间就同两位负责老师研究如何确保奖助工作顺利进行,她始终把服务好学生当成自己的工作宗旨,统筹规划、积极协调,为奖助工作顺利推进铺好路,打好基础。

敖文格日乐老师即将报送财务处的厚厚一摞报销单
奖学金管理科韩海涛老师在完成 “组织核酸检测”“数据统计”“帮厨”等疫情防控工作后立即投入到学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审工作中,楼宇封控导致评审、盖章、报送材料这些平时很正常的工作流程变的难上加难,韩老师总是能想出来办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审核学生材料和网上系统申报,使各项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韩海涛老师在审核奖学金评审表
助学管理科刘宁宁老师在居家隔离期间,肩负线上心理咨询和资助两方面工作。接完受情绪困扰的学生的电话来不及整理自己的情绪就开始整理资助数据。一边督促学生及时绑卡,一边分批次为已经绑卡的学生发放资助金,确保同学们能及时收到资助金。因为家中有一岁多的孩子需要照看,办公时间通常是在孩子们都睡着以后直到凌晨一两点钟。

凌晨两点钟刘宁宁老师在整理发放数据
经过资助管理中心三位老师的紧密配合、通力合作,突破了疫情封控带来的种种困难,为4278名本专科生、61名退役士兵和6965名研究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为548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资助金,完成4100余份生源地贷款回执录入,完成茅台助学金、火箭军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将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签字盖章,并报送自治区教育厅审核。完成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自治区奖学金的申报、评审情况报告的上报并对纸质材料进行整理。
奖学金承载着学生们的荣誉,助学金肩负着学生们的希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们始终不忘“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的初心,突出疫情带来的“重围”,将奖助工作落实到位。也希望学生奖助工作有序推进能给学生们在抗疫路上、转运途中、隔离期间增添一些安心和鼓励。
(供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编辑: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