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举办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2年度总结及推进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重大项目与活动处处长唐云,项目服务方中科浩博国际教育董事长孙中雯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近百所基地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副处长孙桂玲、合作交流科科长红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进行。上午“形势与政策”环节,杜柯伟主任以及陈大立副司长分别致辞,介绍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三年来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该项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意义。杜柯伟主任的讲话中提到了内蒙古大学,肯定了我们过去两年的工作成效。“目标与任务”环节,项目服务方孙中雯董事长介绍了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浦跃朴汇报了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履职情况,并提出了项目发展规划建议。“经验交流”环节,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钞秋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和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分别交流了项目建设的经验。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子项目发布。杜柯伟主任解读了新项目的背景以及意义,孙中雯董事长介绍了新项目的内容以及参与流程。最后各高校针对新项目开展了交流和讨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做了交流发言,就新项目助力高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搭建的意义、学术科研工作坊中外方导师选择、跨国跨校联合科研课题的设定、以及本校打算如何参与进行了交流。

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做交流发言
2020年,我校第二批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的高校。成为项目高校以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从全校选拔优秀学生,开设了“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实验班”。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实验班累计参与学生达200多人,2022年毕业生中已有将近30名同学顺利完成实验班课程学习,获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或内蒙古大学颁发的课程证书,实验班上已经有15名同学参加了线上3-6个月国际组织实习实训,并获得证书。此外,依托实验班我们组织了共计80名教师分两期参加教师发展课程的学习。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基地作为推动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加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与创新路径,聚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构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