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风建设 > 内大先锋 > 正文

一路花开 温暖前行2018-04-13    文字:内蒙古大学校报记者 孟婕 张璐

 

每天清晨六点四十分左右,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郭琪的朋友圈里就会出现一个"早"字,配图是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图文日历,图片背景是托克托县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孩子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郭琪的朋友圈里,最多的就是关于支教。

郭琪与孩子们

把握机会 做自己的主人

2013年9月,郭琪正式成为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随之,她也开启了属于她自己的意义非凡的大学生活。

大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历练的机会,有的人把握住了,有的人错失了,前者是成长,后者是荒废。郭琪便是前者之一。

作为一名理科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她怀揣着对科学认真求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以项目《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汽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取得了校级优秀项目奖。在综合测评中,各科目表现突出,取得了全系第一的优异成绩。与之同时,郭琪文理兼并,选修了汉语言文学的双学位,由此她不仅拥有着理科生眼中独到的理性和睿智,也不乏文科生内心的感性和细腻。大四学年,学分绩点3.14,学习成绩全系第15名(共72人)。最后毕业设计中,她以91/100的成绩获得了“优秀毕业设计”称号,为本科学习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社会实践方面,郭琪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她是内蒙古大学辩论赛亚军、全区大学生辩论赛季军,并相继主持了“华为进校园”宣讲活动、内蒙古大学“桃李大讲堂”、“我与书记面对面”校党委朱炳文书记访谈会、“青春·梦想·信仰”陈国庆校长的访谈会、内蒙古空管局空管知识进校园等各类活动。2016年团中央秦宜智书记来内蒙古大学考察时,郭琪作为我校学生代表与秦宜智书记进行交流并自拍留念。

这些优异的成绩,使郭琪顺利保研至本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继续迎接新的挑战。

活动背后的默默工作者

充实有趣的大学生活,绝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异。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除了在课程上的学习,郭琪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致力于为同学们服务。2013年她成为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干事,一路走来,尽职尽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以及其他干事的认可,在2015年,成功竞选为内蒙古大学第33届学生会执行主席以及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第九届学生会主席。

作为学生会主席,她组织了各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在她眼里,每一次工作,都是一次成长。“为了让每一场活动和比赛能够完美落幕,我需要做出多套方案应对突发状况,这样的锻炼也让我更加稳重和踏实”,郭琪说。

2016年,在团委老师的帮助下,她策划了内蒙古大学第一期“桃李大讲堂”。现在,“桃李大讲堂”请到了越来越多的名家为内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积极发挥着第二课堂的作用。此外,郭琪带领学生会组织承办了内蒙古大学2015年本科组辩论赛、2015年内蒙古大学主持人大赛、2016年内蒙古大学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辩论赛黄金联赛呼和浩特赛区比赛、2016年“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创新比赛决赛等其他全国、自治区团委的各项活动。郭琪十分感慨地说道:“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和内蒙古大学第33届学生会一起参与了时隔八年之久的内蒙古大学第二十三届学生代表大会的整个筹备过程。这场学生的盛会中有幸成为代表和工作人员都是我大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回忆,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无法从课本中得知的道理。”作为院学生会主席,她积极带领学生会成员来到了鄂尔多斯五家尧村,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参观学院技术援建的农村大棚,领略风土人情,见识人生百态,同时同学们也更加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

丰富的工作经历,是郭琪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又一场优秀活动的成功举办,还有这些活动背后辛苦付出的她与其他辛勤工作的幕后工作者的身影。

面对未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尽管这一系列的成绩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已足够值得骄傲,但郭琪并没有自满。现如今,很多人身体力行走在大学生公益事业的前线,郭琪也不例外。

大三的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内蒙古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如今,她矢志休学一年,放下自己曾经的荣誉,不惧陌生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成为一名物理老师,扎根基层,投身公益,奉献青春。

她所支教的学校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原名启航中学),它坐落于托克托县县郊,学生来源主要是学校周边的几个村子,教师资源较为短缺,学生基础较差。这所学校是住宿学校,老师需要每天与孩子们的作息完全一致,同吃同住。在最初接触支教老师这一工作时,这个曾经在学校可以应对一切的女孩也倍感压力:“曾经天真的以为我们会像天使带着光环一般为学生们带来知识与梦想,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温暖与关怀。但事实上是因为没有很多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刚开始,我需要大量时间去备课,去听课,初中阶段又是孩子们刚接触物理,所以我一直倍感压力,怕做不到‘师父领进门’这个责任。”而且孩子们大量的作业,初中孩子的叛逆期,考试成绩的极大落差让她在刚开始的时候手足无措。当被问到有没有一瞬间觉得的确是很艰苦,工作很艰难想要离开时,她的回答出乎意料:“最大的困惑是失望,作为老师,我一直兢兢业业,每一堂课精心准备,每一本作业认真批改,但是孩子们的反馈不好,我以为,我那么认真教,你就应该认真学,只要你好好听,好好做作业,就应该学会。但是现实是他们一次次上课走思,一次次抄袭作业,我很崩溃,我觉得我给你们这么认真出的卷子,每一道题都是我做了几十道题的精选结果,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做,明明很多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全家指望着你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你为什么不努力?”而这样的困惑,随着她与孩子们的接触也使她渐渐释然了。在某一天,郭琪给一群基础较差的孩子们放学辅导中,她讲了十几遍的题他们依旧不明白,“我突然意识到,当年我们初中的时候,不是也让我们的老师这么崩溃过么?我不应该以已经长大懂事了的我的标准,去要求这群还在成长的孩子”,郭琪笑着说道。就这样,她开始学会去试着理解这群孩子,也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引导他们。从那天起,她开始给他们“要好好学习”的认同感。每一个人都懂得道理,如果没有强大的认同感是无法坚持做下去的。后来的每一节课,除了教学内容,她都会渗透这些道理,全是她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经验。孩子们也愿意下课像一群小鸟围着她叽叽喳喳,郭琪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唤醒他们,使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走出村子,改变自己现有的环境。她学会了用他们接受的方式去“讲道理”。

在郭琪支教期间,有压力有困惑,但也不乏感动。这里的孩子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走出去”的欲望,大学,高中对他们来说都十分模糊,于是支教团精心准备了课程“我的大学我的梦”,用自己的大学经历和大学生活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大学梦的种子。这是孩子们第一次领会到了大学的魅力,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大学的宿舍、教学楼、社团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在五名支教老师周围交流,其中有一个想上前但是又犹豫的男孩一直徘徊在人群之外。在主题班会结束的晚上,这个高高瘦瘦的男生走进支教老师们的办公室,他有着这个阶段男孩特有的桀骜不驯,在班里常年考倒数第一名,他对自己的未来满不在乎,学校里的老师对他几乎放弃。但是这堂“七彩雷锋课”仿佛一道光照进了这个县城初中孩子的心中。这个平时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的男孩第一次主动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他鼓足勇气向五名支教老师说:“老师,我也想上大学,可是我行么?”,这句话深深的震动了他们几个支教老师,于是大家一起商讨,制定了“启明计划”,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为这个男孩补课。经过一个月,在月考中,从来没有一科及格的他,令人意外的犹如一匹黑马取得了七门科目,四门及格的成绩。考试后,这个高高大大的男生几乎快哭了,他说这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希望,有了清晰的未来。他对支教老师说:“老师我不相信自己,可是我相信你们。”郭琪听到这句话后十分感动:“这句话让我欣慰也让我倍感压力,这些单纯的孩子们是无条件的信任着我们。我们也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也力所能及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未来。为了号召更多同学了解基层,她开办了内蒙古大学研支团的订阅号,每天坚持做支教日历,记录孩子们点点滴滴;她收集孩子们的心愿,挂在内大校园网站上,吸引了很多内大学子和孩子们成为笔友,成为知心大哥哥大姐姐;她将孩子们的风采设计成特殊的爱心日历和明信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义卖活动筹集善款,为孩子们建立兴趣美术角……

“支教,是去尝试理解生活从来不在别处,只在你的当下。支教也让我们有机会去目睹当下基础教育的发展,给了我们新的思维维度。”这是郭琪心中支教的意义。但支教的过程中,她又有了新的体悟:“我现在特别感恩我的每一位老师,也很愧疚自己当年的不懂事。但是,当一名老师也特别幸福,每次这帮孩子老远看见你,叽叽喳喳冲过来喊我‘郭老师’的时候,每次下课围着我不让我走的时候,我就想,真好,我选择了支教,真好,我是这群孩子的老师,可以陪伴他们成长。”她明白支教最重要的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她兢兢业业,认真备课,希望把自己最大力量发挥出来。她希望她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低落,失望时会想起来她曾经的某句话,让他们心里会有一簇积极的暖光。

除非天生丽质,命运皆是坦途,生来就是注定要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但只要乘着时间滚滚前行的车骑,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必定可以在自己的青春路上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郭琪做到了,她让自己热烈的发着光,像一颗明星闪耀夺目。

(实习编辑:陶真  宋鹏程)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