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风建设 > 内大先锋 > 正文

“春风是风,繁华如梦”——对话海日寒2018-05-09    文字:内蒙古大学校报记者 李倩

 

五月的傍晚,一边是桃李湖边的日光和树影,一边结束了与海日寒(丁玉龙老师笔名)一个小时的采访。采访中,老师儒雅风趣的谈吐让我如沐春风,像是听了一个缓缓道来的故事。

蒙学院丁玉龙老师

“认识你自己”

故事开始之前,我带着好奇和疑问:老师为什么毕业三年之后决定考研?谈及这个问题,老师想了想:“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去追求什么?” 17岁开始上大学,21岁就迎来了兵荒马乱的毕业季,尚未成熟的年纪面对人生的选择便感到迷惑。毕业之后,得知校长办公室(现为校务办)需要一个蒙汉兼通的秘书。于是,有着良好双语表达能力的海日寒老师获得了这个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年的行政工作当中 ,老师逐渐发现自己的爱好还是在文学和学术。“我当时在想应该可以兼顾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但实际却发现想要干好其中一项已经需要花费全部精力。”恰逢内蒙古大学加入“211”工程的准备期间,工作量的迫切需求促使老师思考:这样下去,保证努力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只会与自己的文学理想背道而驰。然后就与旭日干校长沟通,准备考研并于1997年考取蒙学院(当时的蒙古族语言文学系)的研究生,选择了贴合当下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蒙古族现当代文学,走上了学术和创作之旅。” 

“双生花”的萌芽

老师谈到当时参加蒙汉兼通的秘书工作,这让我对在蒙语学习环境中的海日寒老师产生好奇,是怎样接触和学习汉语,以至于精通一门语言到可以将其作为生命的发声,进行诗歌创作?

老师顿了顿:“我的老家是通辽(原来称作“哲理木盟”)科左中旗白兴吐苏木。这块与东北吉林相近的土地上,十五里远的地方就有汉族同胞的村落。”蒙汉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周围的长辈都能蒙汉语交流,这让还是孩子的海日寒老师虽然无法流畅表达,但已经处于一个可以听懂且能简单表达的汉语语言启蒙阶段。除了日常生活交流,更重要的在通过广播电台,获取外面世界的信息中,老师获得了更多的关于语言的记忆。说到收听广播,勾起了老师少时的回忆。“只要有时间就会听,尤其是星期六日,全天都在听。当时没有便携的小收音机,就在大收音机旁收听地方台的蒙语频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个语言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不仅知悉关于汉语语言世界中的语言运用和语境,更多的是获知千里之外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事。

文学记忆往往是由远近距离的微妙感知慢慢触发的。在辽远的草原深处,他了解到故乡之外的远方,每天的电波信息又把那个看似陌生的地方描述那么熟悉。电台沟通便不仅在语言方面使老师有了实际的提升,不一样的精神生活方式也成为老师以后诗意栖居的萌芽。

“行动的榜样”

采访前,偶然发现老师在2009年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博客中,最近一篇就是在谈蒙古族文学的现代转型。其中对当下研究的批评足见其对蒙古族文学的用心和期待。我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首先说到蒙古族文学在古代和现当代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古代有几百万字的《江格尔》史诗,浩浩汤汤的文学传统既崇高博大又忧伤辽远。发展至现当代文学,老师提到阿尔泰、宝音贺希格等诗人的诗歌成就,虽然当下蒙古族小说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前景很广阔。其次,在文学本身就面临“失语”的语境下,老师接着谈及当下生活的小说化和散文化,对诗歌创作就是很大挑战。

存在挑战就需要坚持研究。老师回顾多年来的学术之路,硕士研究生主攻诗歌方向,在研究诗歌的同时于2000年开始研究电影,目前在主持的课题《蒙古族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又着眼对小说研究,这些年的研究视野基本涵盖了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的各个方向。其中,拿电影研究来说,这原本是老师从小的爱好,全情投入看电影的状态还是早在高中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电影,这种兴趣冲动延续至今。2003年北大进修,旁听关于电影理论的课程,私底下主动查阅、研读相关书籍,系统的学习使爱好升华为研究。这样一个自发的学习、研究过程,对于现在被动学习的氛围不得不说是一个行动的榜样。

“圣水白鹤”

老师将在五月份出版蒙语诗歌集《圣水白鹤》。谈到自己当下的创作,老师说:“与原来的表现生命的痛感、深层的悲伤的诗歌风格不同,这本诗集更多是体现心灵的上宁静状态,类似于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这种风格的变化,源于对生命和诗歌的进一步思考。“我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蒙语创作,诗歌创作在民族文学的传统中借鉴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去言说;现在是第二阶段,想要写“一滴露水一样的诗歌”,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回顾,用唐诗宋词似的沉默无言的方式,让意象自己去说话。尤其是在现代性的时代里,希望通过回望内心反思时代。”

听完老师的第二个阶段,我就很着急地问:如果诗歌追求“天人合一”,会不会导致诗歌主体的缺失?进一步物化呢?老师笑笑说“这就是我准备说的第三步,就是如何用不说的方式表达必须说的内容。而且,中国传统诗歌的问题不是主体缺失,只是缺少思辨性。”老师的这句话解答了我很久以来的困惑,这次与老师诗歌创作的交流受益匪浅 。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面前这位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教学成绩也获得过很多专业肯定。这背后是十几年的摸索。老师总结了教学的三种境界:首先达到“教知识”的要求,其次要“教方法”,最后也就是最高境界是 “教情怀”。因为文学学科是与生命联系的,好的文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学的不只是学科(科学),还有追求生命的存在状态。”

为了让课程成为灵魂的教堂。每年学期开始时,老师都会列一个教学计划,内容包括重难点,必读书目,而且细致到连书目的出处都会标明。“一直延续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得来的,我也不可能刚参加工作就得出经验,那就有些夸张了。教学的快乐是与科研和创作不同的,一直兢兢业业是因为从来没有将它当做负担。始终相信备课充分,要求学生预习准备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采访结束,我像听完一个故事一样,回想整个过程。“故事”中的行吟诗人用最接近真实的语言平缓叙述自己正在行走的生命,听故事的我只好以一路繁花相送。

 

个人简介】:

海日寒(海日寒),男,蒙古族,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导;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第11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内蒙古大学教坛新秀(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2012年),2003年荣获第三届内蒙古自治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技能大赛一等奖。

已出版专著6部,《新时期蒙古族诗歌中的现代流派》(2003年)、《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2010年)、《本土文化诗学》(2010年)、《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研究》(2013年)、《世界经典电影解析》(2014年)、《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基里尔文版,乌兰巴托,2015年),发表论文100多篇。

专著《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2年,2016年),论文《新世纪蒙古语诗歌——彷徨与求索》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文学艺术最高奖“索龙嘎”奖(2009年),评论集《本土文化诗学》曾获中国蒙古族文学第二届“朵日纳” 文学奖(2012年),论文《蒙古族生态电影初探》获得内蒙古社科院《中国蒙古学》杂志十年论文奖(2014年)等。2016年获得内蒙古大学校长励学奖青年教师奖。

完成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研究》(2012年);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蒙古族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正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子项目《蒙古族诗歌史》;以核心成员身份参加满全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建构》(2015-2018)。

从事蒙汉语诗歌创作,著有蒙文诗集《遥远的雪山》(2007年)、汉文诗集《一个人的穿越》(2011年)和《空山集》(2015年),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国诗歌》、《民族文学》等刊物;诗歌《死城》获得《诗刊》诗歌奖。组诗《北方的蒙古村落》入选高中蒙古文教材《阅读》本。另有电影剧本《圣山》(2009年),蒙译汉翻译作品几十万字。

(实习编辑:陶真)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